上海,簡稱滬。上海的地方戲,自然也就稱為滬劇。滬劇,源于上海浦東的民歌東鄉調,清末形成上海灘簧,后采用文明戲的演出形式發展成為小型舞臺劇申曲。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滬劇曲調優美,富有江南鄉土氣息,擅長表演現代生活,是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家鄉戲。
馬橋人對滬劇更是情有獨鐘。早在1959年,當時的馬橋公社(今日的馬橋鎮)業余文工團,就開始排練滬劇,演出滬劇。如多幕劇《借黃糠》,獨幕滬劇《箭桿河邊》、《認羊》、《半條魚》等甚受公社農民們的喜愛。
1980年,他們又成功地排演了滬劇長劇《陸雅臣》,觀眾爆滿。去兄弟縣巡回演出中同樣大受歡迎。在金山縣呂巷公社,他(她)們原定演出三場,應當地農民的強烈要求,最后又加演了二場。
經過半個世紀的錘煉,馬橋的滬劇業余演員們,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苦練基本功外,還虛心向滬劇界的著名演員學習,無論是唱腔還是演技,均有了質的飛躍。表演隊也形成了以許英華、益金花為骨干的數十人成熟的隊伍。他(她)們演出的滬劇《欺嫂失妻》、《借黃糠》、《庵堂相會》等傳統戲,僅本鎮觀眾就超過了5萬人次。滬劇也由此在馬橋人心中生根、開花。
數十年來,他(她)們還堅持在馬橋各村、居委會老年活動室每周一次地教唱滬劇的曲調《流水板》、《紫竹調》、《夜夜游》、《吳江歌》等?,F在的馬橋人能哼幾句、唱幾句滬劇,已經很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