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輝的《望我故鄉》出版
后記
我非常熱愛生我養我的家鄉,家鄉的每一片土地都飽含著說不完道不盡的歷史人文故事。因為家鄉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家鄉的文明淵源于人類的炎黃時代,在這么厚重的土地上生活,我從骨子里就放射出了一種自豪感、幸福感和尊嚴感。每當我完成一篇有關家鄉人文的歷史文化散文,都讓我有一種成就感和歸屬感。更象是完成了一件宏圖偉業的大事,倍感興奮,滿足和自傲。
記得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的話,“不懂得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人生的悲哀,不懂感恩則和禽獸無異!”。其實,我就是把挖掘宣傳地方歷史文化當作是回報感恩家鄉的一個具體舉措。“皇天孕靈氣,厚土鑄忠魂。”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都是一件無法復制的文物,對此我深信不疑。記得小時候,我和好多玩伴在壕溝里玩耍,當從土崖里刨出一件一件盆盆罐罐的陶制品時,我們總把它當成一個玩物,去給里面裝土、尿尿,從來不知道那是古人類的文明用品。幾年后,在我們玩耍的不遠處出土了一座古墓時,這時,我才如夢初醒象是意識到,那些年前我們發現的陶制品是否和這座墓葬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千絲萬縷的聯系。
對于家鄉的河流,我同樣有著深刻的記憶,漆水河承載著黃帝的文明,沮河記錄著炎帝的興盛,華夏民族的復興之路其實在幾千年前就是在武功大地唱響,以這里為中心,以河流為先導向外發展,形成了一個燎原之勢。讓我更有了種對家鄉愛戴的親近感與親和感。如此的河流,能有如此的溫度在我血管里流淌,這更源于漆水河畔有一個叫堯莊和香堯的村名。它們的來歷,據說與三皇五帝時代的堯帝有著直接的關系,這就是我們的家鄉。
家鄉還有好多歷史名人,這讓我想起了好多以鳳命名的村落,如古鳳村、鳳安村、紫鳳頭等以鳳為名的村莊。還有龍門村、回龍村、龍王溝、龍背溝等以龍為名的村莊,這些都寓意著家鄉在古時既有龍又有鳳,是龍鳳呈祥,出彩人間的一方圣土和福地。
感謝父母給我的生命,感謝這片土地撫育我成長。還是最原始最淳樸的那個方式,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叩拜家鄉、去叩拜父母、去叩拜先賢,去尊崇史實,這些都是我挖掘宣傳歷史文化的不懈的追求和座右銘。
歲月如居,光陰飛流。轉眼間我的第一本散文集《故土情思》已經出版四年多了。今天,第二本散文集《望我故鄉》,終于要和讀者見面了。此時,真有些心潮起伏,彭湃萬千,感概不已。給心靈一個美好的注腳,給靈魂尋找一方安靜的沃土,讓思緒飛揚,讓文字留在一個清凈的空間,為我寫作的凈土住上一只有質量,有溫度,有厚度,有高度的精神基地。
我這本冊子,在出版和編排的過程中,感謝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賈平凹先生為我題寫書名;感謝著名作家、書法家,武功在外的文化名人雷濤先生為我作序;感謝著名作家、陜西教育出版社原總編、武功在外的文化名人孫毅先生撰寫的序言和提供的幫助;感謝陜西教育出版社副總編沈勇先生擔任責任編輯,他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逐字逐句把關校稿;感謝廢寢忘食一字一句改稿糾錯的王青歌、張會鴿、馮勝利、司紅霞、李戰松、朱鵬等文友的辛勤付出。更要感謝,我在出版這本冊子的時候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縣財政局主要領導的關心支持,在此我一并感謝,還要感謝為支持我寫作默默付出的家人。盡管這本冊子已經問世,可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難免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和缺點,敬請各位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出寶貴的批評意見,以便在以后成書的過程中加以改進。
作者簡介
杜曉輝,字建輝,筆名木土、榮輝,武功縣貞元鎮鳳陽坡村人。2019年6月26日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武功縣文聯主席、武功縣作家協會主席、創辦《有邰文苑》文學期刊。作品散見于《文藝報》《解放軍報》《人民網》《光明網》《中華英才》《作家報》等國內報刊、網絡?!短K武里貫考析》一文入選2015年至2016年成人高考教材。著有散文集《故土情思》《望我故鄉》《盛世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