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帕·阿力馬洪是“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她是因為偉大的母愛獲得了國人的尊敬,而在我的眼里,她即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個平凡樸實的媽媽。正是這樣的母親,催生了一部電影,攥緊了我們的手和靈魂。
每當回憶起那段艱辛創作的日子,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仍然感動著我。我們天影廠這個創作團隊,從劇本創作到影片完成,歷經180天的奮戰,最終以這 樣一種方式將影片呈現給觀眾,并獲得了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有人問我,在當下,拍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你的創作思想和動機是什么?可以這樣說,在影片創 作之初,我們就確定了這部電影藝術風格和思想內涵的定位:“全球化視野下的一次主流價值觀的呈現和心靈拷問”。
關于電影《真愛》創作中的幾點思考:
對人物塑造的把握。
一部成功的影片,它的核心部分在于人物的藝術創作和現實呈現。這兩者的完美結合對“阿尼帕”這樣一位現實中存在的母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 此,我們遵循原型人物片“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整體把握原則,避免以往人物片現實主義色彩較濃,或過度追求寫實的藝術手段,而是有選擇地、以寫意化的方 式將阿尼帕一生撫養6個民族19個孩子的動人故事進行藝術再創作,讓演員將阿尼帕生活中不同時期常態化的眼神、動作等高度凝練地表達出來,并化為影片中寫 意的、唯美的藝術符號,以此還原了現實人物內在的精神世界。我想,這一點,電影《真愛》在原型人物片創作上的嘗試是大膽的、有效的、成功的,也是被大家認 可和接受的。
影片的敘事及電影造型。
電影是視聽的藝術。該片的背景是以新疆青河縣秋、冬兩季自然風光為依托,特定地域所展現出的純凈、遼闊與悠遠,如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畫,散發著 一種詩意的光芒,給人造成一種強烈而寧靜的視覺沖擊,帶來一種田園牧歌般的視覺空間感受。影片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景語已延展出了情語,這 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潸然淚下的原因。這種獨特的影像效果,不光為整個故事的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成為一種敘事和影調。比如石墻道、吊橋、純凈 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姿態等等場景,都參與到該片的敘事和象征意味的表達中,從而完成了一次“詩性”的電影探索。
多元化音樂元素與藝術風格。
該片的音樂,從作曲、選曲、演奏、錄音乃至后期的縮混制作,力求精準、講究。特別是在地域民族風格的把控上,著力營造出了多民族文化融匯的氣 息。《真愛》的主題曲就是一段真情的宣泄,在溫暖厚重的弦樂處理下,富有新疆北疆哈薩克風格的旋律自然流淌著,既不矯揉造作,又不顯控制過分,就像影片里 那些看似樸實無華的人物一樣,娓娓道來深情訴說。
我們在音樂元素的選擇上既有哈薩克族的民歌樂句,又有多民族的音樂元素;既有原生態民歌自然的呈現(如哈薩克族民歌《阿嘎加依》),又有民族音 樂背景下的再創作處理(如影片中童聲的齊唱);既有冬不拉等民族樂器的細微演奏,又有濃厚西洋弦樂群的肆意揮灑。通過各種手段對民族音樂素材進行了創造性 的展開和變奏,為推介新疆音樂做了一些成功的嘗試,更使之能夠揭示影片主題并形成該片鮮明的風格。
感人的故事、誠懇的敘述、唯美的畫面、質樸的表演、貼心的音樂,這些可以預想到的電影要素,我們都盡了最大努力在一點點實現著,國家新聞出版廣 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調看了《真愛》送審版的光碟后說:“看了《真愛》,淚流滿面,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愛, 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著,托舉著。影片細節突出,節奏感好,季節性畫面呈現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 這是一部很有分量的電影,祝賀天山電影制片廠。”得到這樣的評價,我們覺得所有的辛苦沒有白費,我們對新疆的一片深情也有了依托。還有專家評論說,這是一 部喚醒沉睡之愛的電影,是我們可以相互取暖的電影;是一次草原慈航、邊地慈航,它傳遞了一種打破心靈壁壘的母愛、真愛和大愛精神,從而具有了超越民族之愛 的現實意義。這一切都使電影《真愛》散發出具有世界意義的藝術魅力。
電影《真愛》中的母愛、真情仿佛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在這個河床上流淌的愛是不分民族、不分地域的,這既是人類共有的良知,也是人類永恒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