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序言。后記。| 《北漂詩篇》第三卷。師力斌、安琪,主編。中國言實出版社2019年。
《北漂詩篇》第三卷。師力斌、安琪,主編。
中國言實出版社2019年。各大網站有售。
目錄
代序 | 一本書的廣闊天地/師力斌/1
輯一
煤礦掘進工/馬躍/ 2
北漂者紀年/張小貝/ 3
我愿做一盞燈(3首)/崔家妹/5
一支鋼槍的故鄉(4首)/趙瓊/8
密云的水庫(4首)/高敏/ 11
白楊的詩篇(4首)/安載良/ 14
故鄉泥(3 首)/劉心蓮/ 16
每一場雨都不是簡單的重復(3首)/李超群/ 18
蟲奏(3首)/三月雪/ 20
鴿子(3首)/馮昭/ 22
看花(3首)/星漢/ 24
這地界兒的情懷(3首)/華小克/ 26
北京是個好地方(5首)/張紹民/ 29
在城市的大雨中(3首)/朱家雄/ 32
請讓我優雅地墮落(2首)/紫穗穗/34
流村鎮長峪城村(3首)/王秀云/ 36
感恩(5首)/祝相寬/ 38
我的一天(5首)/孫艷秋/41
詩醒了(3 首)/林夕子/ 44
門衛李哥(5首)/項見聞/46
騎行/韜筱白/ 49
森林與燈(2首)/黃長江/ 50
仲夏(3首)/王丁強/ 52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展廳(4首)/蔚翠/54
看不見(4首)/范秀山/ 57
天壇(3首)/劉劍/ 60
黑暗是我燃燒的灰燼(2首)/ 汪再興/ 62
忘不了/金紅陽/ 64
五棵松,有一位愛美的大姐(3首)/陳家忠/ 66
下在半夜的雨(3首)/楊桂林/ 69
注視(2首)/適凡/ 71
我們都是春天的孩子(4首)/李愛蓮/ 73
最美的風景(3首)/李金龍/ 75
路燈下的姑娘(3首)/唐純美/78
迷你小青菜(2首)/祝雪俠/ 81
兒時的伙伴(3首)/滿風民/ 84
牽一次手,我們就站成卓爾山(2首)/周占林/ 86
在潮白河左堤路(2首)/孫殿英/ 88
在北京看望老鄉(2首)/ 孫清祖/ 90
漂在北京(3首)/周步/ 91
坐高鐵出行/王發賓/ 93
竣工帖(2首)/攀峰/94
古鎮黃姚(2首)/武眉凌/ 95
新年詞(4首)/林茶居/ 98
貝加爾湖(2首)/胡德斌/ 100
喬裝私奔的音符(4首)/孤城/102
轉折(3首)/張小云/ 105
九月的月光/相國/ 107
轉河/王永武/ 108
南瓜的微笑/行赫/ 109
語言是一個人最難掩飾的身份名片(2首)/張靈/ 111
我捂緊口袋(5首)/簡素/ 114
北京的夜晚(2首)/王心妮117
北京的雨只有五分鐘(3首)/徐蓓/119
石頭的事業(3首)/焱冰/ 121
尋找自我(2首)/楊東澄/ 123
那個夜晚的盧溝橋屬于我(2首)/任懷強/ 125
不問桃花(2首)/蓮心兒/ 127
跳竹竿兒(2首)/艾若/ 128
愛情或者高于愛情(3首)/寇宗源/ 131
輯二
笑/范雨素/ 134
緊急聯系人/葉桂杰/ 135
情人節(2首)/張后/136
向北的葉子(2首)/王迪/137
電視民工(3首)/姚永標/139
暖陽(2首)/李迎兵/ 142
北京地鐵八通線/牛一毛/ 145
衰老女神(3首)/閻松/ 147
京城的黃金銀杏(4首)/曹誰/151
黑駿馬(3首)/大槍/ 154
前方到站,漳州(4首)/安琪/ 157
穿過狂風暴雨到皮村去(5首)/小海/ 161
10 號線(4首)/馬文秀/ 164
通州紀行(3首)/姜博瀚/167
高峰期地鐵(2首)/何旭/170
凌晨三點的北京站(2首)/王長征/ 172
一首單曲循環一首單曲(3首)/玙姬/174
大寒(4首)/柳風/ 176
一片葉也如同這么對待(2首)/桉予/ 178
面壁者(2首)/空巷子/ 179
東靈山的喂養/曾龍/ 181
沖出水面,兌現一個新的我(2首)/夢娜/182
刺痛猛虎(4首)/述一/ 184
致猴年/曹喜蛙/ 187
生命于秋中怒燃(4首)/鐵血寒冰/ 188
后廠村記(3 首)/馮朝軍/ 190
被自己的影子嚇了一跳(3首)/紅河/192
歸(2首)/朱德冬/ 194
我懷念你子宮里的歲月/靳朗/ 196
把一胸腔的疼埋起來(3首)/老猛/198
鏡中(3首)/溫經天/ 201
密碼(4首)/王彬/204
離別辭/楚紅城/ 206
孤獨豎起了我的風衣領子(3首)/布拉格/ 210
一只麻雀落在望京(4首)/陳巨飛/ 213
莫名其妙的憂傷(2首)/孫捷/216
潮白河(4首)/蔡誠/ 218
九月,黑詩人落荒而逃(2首)/劉不偉/ 220
暮色(2首)/盛華厚/ 224
走不進城市內心的邊緣人(3首)/張華/226
京廣線上(3首)/魯櫓/ 229
我是誰(3首)/黃華/ 231
平谷梨樹溝詩章/陳亮/ 234
為了自己(3首)/朱銘/239
江淮行走記/郭良忠/ 241
北京西城(2首)/非墨/ 243
字典薄了(2首)/大威/ 245
一頭扎進欲望的海里(3首)/樊志強/247
手握一顆深沉的雨滴(3首)/沈亦然/250
浮游的鄉愁(3首)/牧野/ 252
另一種孤獨(3首)/中島/ 254
幸福之詩(3首)/七月友小虎/ 257
港北村(3首)/阿琪阿鈺/ 259
清晨詩(2首)/劉傲夫/ 261
和骨頭談談(2首)/王冷陽/ 262
種一棵樹(2首)/李飛駿/ 264
我們的圓明園(3首)/陳藝文/ 266
漂浮之力(2首)/阿 B / 268
在黑暗中微笑(4首)/老巢/ 271
絲瓜接受了我的批評(3首)/花語/273
停留者(4首)/紅色藥水/ 275
中年書(2首)/蘇真/ 277
什么也沒有(2首)/冷宇飛紅/279
掌管時間的人(2首)/馬莉/ 281
對她說(2首)/文姬/ 283
冷與熱/王月/ 286
西客站(2首)/王文峰/ 287
護理生活/雷從俊/ 289
夜(2首)/恩澤/ 291
我在北京畫地圖/倪雯/ 292
在晴日里晚出門/城西/ 293
優越感/李荼/ 294
春天(2首)/梁子/ 295
一個沒有時間的人(2首)/黑豐/296
愛(2首)/韓晴/ 298
夜深了/大玉/ 300
2018(2首)/杜思尚/ 302
一平方米的孤獨(3首)/劉浪/ 303
多么光亮的世界(2首)/楊治國/305
鴿群飛過工地上空(3首)/王金明/ 307
孤獨之舟(3首)/邢昊/ 309
過客(2首)/孫恒/ 311
冬天里的游擊隊員/許多/ 314
租房記(2首)/周江華/ 316
九月(2首)/秦進斌/ 318
今昔/古雨/ 319
二手鄉愁(3首)/王二冬/ 320
聽藏地音樂(2首)/萬華山/322
附錄
你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 智英/ 326
“一百個杜甫與我們相遇”/ 張德明/ 327
“北漂”與“北漂”者/ 徐蓓/ 330
后記 |“我希望做一盞暖色的燈”/ 安琪 / 332
代序
一本書的廣闊天地
師力斌
已經是第三次給《北漂詩篇》寫序,但仍然有說不完的話。北漂詩人群體太龐大了,可能要算文學史上最龐大的詩人群之一,比現代以來的新月派、七月派、現代詩派、白洋淀詩群等眾多群體可能都要大。它是一個不斷生長的群體。源源不斷的新人來到北京,進入我們的視野,因此就有源源不斷的話想說。主編安琪說她都快成了北漂詩人的大姐了,這樣貼心的話在詩歌編撰史上恐怕也不多見。特別是王昕朋先生和他領導的中國言實出版社,大手筆連續第三年出版《北漂詩篇》,促成了這一獨特的品牌詩歌選本,可見王先生對北漂群體的格外關注。可謂偏愛有加,功德無量。就我個人而言,前兩本書說過的話不再重復,只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一本書就是一個廣闊天地。正是這紙上的廣闊,強烈地吸引安琪和我,召喚我們內心的使命感。
關注北漂是新時代的一種文化責任。北漂是弱勢群體,北漂詩人是弱勢詩人,但關注北漂詩歌,不是文化扶貧,恰恰相反,是文化發現,是發現新時代的新文化。因為,他們寫下的詩句絢爛奪目,記錄的生活獨一無二,創造的文化豐富多彩。他們也是常為新的,比如,本書收入的詩人中,80后、90后、00后詩人明顯增多。
《北漂詩篇》是北漂群體創造的廣闊天地。來京的人,都是有兩下子的人,都是懷揣夢想、追求不凡的人。三本《北漂詩篇》共編選北漂詩人300名。盡管他們占北漂總人數的比例不到萬分之一,但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一個龐大的精神駐地。一個人就是一群人,一個保安就是10個保安,一個保姆就是100個保姆,一個快遞就是 1000個快遞、10000個快遞。300位詩人,300種經歷,300種面目,300種情感,300種文化想象,放在當代中國,也相當壯觀,他們極大地拓寬了我對北京文化疆域的界定,拓寬了我對北京文化包容力的認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北京之所以大,北京文化之所以如汪洋大海,即是因為它的包容。
我驚訝于北漂詩人們提供的文化價值。窮困者有時比發達者在精神上更加富有。當我看到,一個北漂說出“愛比恨略多一點”,當我看到有人說出“扛過去,就是無數的欣喜在等你”,當我看到有人說出“在這里我們才能理解神州大地,才能最接近自己的夢”,當我看到“在北京成為坐下來的一棵樹、走動的一棵樹、奔跑的一棵樹、生命樹”,尤其當我看到網紅育兒嫂范雨素“活著的意義,在于對人類發展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我不得不為這個群體點贊。當你一個個看下去,就會明白,這個群體不僅無定,還很堅定,不僅是一個物質創造的群體,也是一個精神創造的群體。古老的《詩經》許多詩作出于草根,21世紀的北京詩歌許多出于北漂。源源不斷、生機勃勃的北漂詩歌,可以看成是生機勃勃的北京文學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機勃勃的北京文化的重要力量。
《北漂詩篇》是我們窺見北漂群體創造力的新頁面。這個群體的文化創造長期處于一種無名狀態,沉在水下。這三部書僅僅是北漂群體文化創造的冰山一角,卻讓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精神世界。它的豐富性遠超我的想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會以為這個群體都是消極、陰暗、牢騷、抱怨的情緒,一旦你點開這個頁面,便會同我一樣,驚訝于他們的堅強、自信、勤勞、樂觀。在這個名人霸屏的時代,北漂是潛水的、無名的,我們卻可能通過三部詩選這個小小的頁面,窺見他們的面貌。這些詩句提供的,不僅是文字,還是面相,還是生命體驗,十分廣闊的生命體驗。正因此,我愿將這本書與《北漂詩篇》2017年卷、2018年卷一起,視為新時代北京文化的廣闊天地。
2019年9月9日于北京和平門
后記
“我希望做一盞暖色的燈”
安琪
先是朝陽路到財滿街左拐/送小乙和他女兒回家后/連續兩次向右轉彎/看著滿月當空照下來/在上朝陽北路的一剎那/猛覺自己的今天就是轉折/跟這路一樣/平行著走/卻上了一條寬而靚的大道。
編到張小云的這首《轉折》時,我的心一陣顫動,因為知道張小云這幾年的辛苦,想著他在明月光下、在寬敞的朝陽北路突然降臨的預感:從此刻開始,一路通暢,生活、情感乃至他不斷提到的生命前景。張小云是我的老鄉,百分百漳州老鄉,作為我到北京最初認識的不多的幾個朋友之一,他的奧迪車的副駕駛一度是我每次搭順風車最喜歡的位置,那時的張小云,三十八歲,身為記者,又有自己的傳媒公司,男人最好的年齡,真個是意氣風發,整個世界對他而言不在話下。后來因為轉向實體經營,有點像大路不走走偏道,讓自己掉入一個奔波辛勞的苦循環。好在他身上有閩南人的韌性和堅毅,也明白“人生可比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倒不頹廢,這便好,他仍然讓人展現一股向上的歡喜,看不到他苦行僧的樣子。這首寫于2018年3月1日的詩作,就是他心境的表象。我也祝福張小云!
一年一度的《北漂詩篇》的編輯工作,是眾多北漂朋友的大聚合,分散在北京各個角落的北漂詩人們,平時忙于自己的生存,基本不來往、不走動,一旦《北漂詩篇》征稿啟事一發出,便如魚得水,紛紛冒了出來。沉寂的“北漂群”也像過節一樣熱鬧。《北漂詩篇》是北漂詩人們的展詩臺,每有讓我驚嘆的詩我就會發到群里、發到朋友圈。《北漂詩篇》是一本主題年選,針對的是北漂詩人群體,他們與專業寫作的詩人們不同,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專事寫詩、研究投稿,許多人其實已寫得一手好詩,卻默默無聞,我總是在為他們叫屈,但我能做的,也只是把他們收進《北漂詩篇》并一一囑咐他們,多寫,多投稿。編《北漂詩篇》我有一種奇怪的感受,覺得自己就像北漂詩人們的大姐姐,有責任有義務發掘他們的才華、推他們的詩作走向外界,而他們也對我十分信任和友愛,每有交流,都點頭稱是,隔著電腦、手機屏幕,我們彼此都體會到了對方的真摯、善良和對文學的虔誠。很希望各報紙雜志的編輯老師們多多關注北漂詩人群體,給他們更大的空間,我很愿意做這方面的牽線搭橋工作。
2019年卷《北漂詩篇》以煤礦工人馬躍的詩作《煤礦掘進工》開篇體現了編者對勞動的尊重,黑暗中勞作的煤礦掘進工,心中有光明的信念,他們是在掘火、掘太陽,用倔強掘、用不屈掘。如果說馬躍收入2018 年卷《北漂詩篇》的《煤礦工人》一詩更多感傷、更多抱怨、更多苦澀、更多無奈、更多不平的話,今年的《煤礦掘進工》則更多自信、更多面對、更多勇氣、更多力量、更多擔當。這也是北漂群體面對生活的真實:叫苦不是辦法,奮斗才是出路。今年的《北漂詩篇》又涌進了許多新面孔,他們青春、激情、無所畏懼,1994 年出生的崔家妹說,其實北漂沒有傳說中那么悲慘,“我希望做一盞暖色的燈/把一個房間照亮/每次開關都由自己成全”。是的,選擇北漂,更多時候就是選擇一種獨立的自己能掌控的生活。生于 1995 年的王心妮姑娘的北漂感言是,“跨越千里來到首都追逐自己的夢想,有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敢想敢做,無怨無悔,青春就是充滿無限可能!”我特別喜歡王心妮一首寫流浪狗的詩,這只“內心住著一只狼”的狗,“也許跑一天路 /翻遍多少個垃圾堆/才勉強填飽肚子/一路上經歷多少艱難/它仍追隨著自己渴望的自由”,這樣行動自由的一只狗,比被主人牽著鎖鏈的哈巴狗,應該幸福許多。
軍旅詩人趙瓊此次投給《北漂詩篇》的幾首詩作表達了一個軍人對祖國的無限深情,“夜,緊裹大地的時候/總有一些眼睛/被睡眠抗拒/就像,在一片衣食無憂的陽光下/一些翅膀 / 拒絕安逸”,和平的環境需要戰士來守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是每一個中國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北漂詩篇》的出版已進入第三個年頭,感謝中國言實出版社為北漂詩人們提供了這一個珍貴的展示北漂詩人創作成果的好平臺,這是中國當代文學史第一部北漂詩人年選,《北漂詩篇》年選的出版已不止于詩學意義,還有歷史學和社會學意義。“北漂詩歌是具有現實感和歷史性的動人之作,是錄寫現代人真實生活境況和內在心靈軌跡的當代‘史詩’”,著名學者、嶺南師范學院張德明教授在題為《“一百個杜甫與我們相遇”》的學術文章中如此肯定;“北漂詩人群體”作為城市詩寫作的一支生力軍,也多次進入著名學者、城市詩學研究專家、上海大學許道軍教授的研究視域。《北漂詩篇》被譽為“一部詩歌版的北京志”,《北漂詩篇》已然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
祝福北漂詩人,祝福北漂詩篇!
2019 年 9 月 2 日于北京不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