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崔榮德先生給《草原意象(組詩)》寫篇評論之托。雖然我與詩人袁宏先生未曾蒙面,考慮再三,文學愛好者不相互捧場,有點愧對于文字的熱戀,于是,我欣然接受。
習慣性地用眼睛掃描第一首詩《馬》,本以為尋常,一字一句卻如三伏天遇冰淇淋。點滴溶化入心,讓人倍感爽心悅目,不能止目。對于我這個在西藏生活十多年又久違二十多年的人來說,如見久別的老友,仔細端詳一番,就會泛出當年美好的記憶。我一氣讀完《勒勒車》《白毛風》《芨芨草》《擠奶》《羊群》《經幡》《草原》《鷹》《石頭》《山泉》《野草》等12首詩歌,讓我欲罷不能,然后,又反復默讀,越讀口中越品出多年來再沒能喝到、一想起來垂涎欲滴的青稞酒、酥油茶的濃香。西藏、蒙古雖是兩地,但同樣是草原自然風土人情的相似,讓我再次從詩中找回對第二故鄉的依戀。
《馬》給人展現出一幅穿越歷史時空的畫卷。以“草原上/高出地平線的/駐立山岡瞭望遠方的馬”開頭,以“馬”喻一個民族,駿馬瞭望的雄姿,塑造出堅強、有遠大志向的形象。“暮色擠壓過來”“噠噠噠的馬蹄反復踏響”,讓我們看到成吉思汗帶領蒙古大軍征戰沙場,拓疆擴土的壯烈場景。“最后凝結成馬頭琴的嗚咽”“撕扯著一個民族的傷疤”,和平與戰爭不斷的交替,讓馬頭琴也嗚咽,人們期盼著和平,又不得不為和平而戰,壯士悲壯。“眾草抬起頭/柔弱之軀托起草原的夢/仰天長嘯/一支壯美的長調/在草原上空激蕩”,新時代終于來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豪邁地向我們走來。《勒勒車》與《馬》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里不再深述。
《白毛風》給人展示出一個民族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斗志。“白毛風在吹/天空鳥翼稀薄”,是遭遇逆境的表述。“河流潛伏在草叢”“氈房里的爐火燒得更旺”,表明以堅韌的態度對待逆境,保存自己,但突破困境的意志更加堅強。“羊群和馬匹匆匆歸隊”“草原上那堆雪覆蓋的石頭/此時/它站得比阿瑪還高”,越是艱難,一個民族更加凝聚,士氣更加高漲。《芨芨草》中“我從未改變心愿/想把命/交到你的手中”,更是表達了為生靈的自由快樂、幸福安康,而不惜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決心。
《擠奶》是奶場的一幅美好的收獲圖畫。慈祥的阿媽穿著蒙古袍,在綠色的草原上,奶牛樂意地走了過去,主動配合張開后腿,阿媽伸出手去,擠滿木桶鮮奶。《羊群》描繪出羊群在廣袤的草原,自由奔放,肥壯后,擬人的手法,羊又反哺于人類對它的養育。《經幡》以經幡、神靈為寄托,寫出對現實生活永遠國泰民安、吉祥如意的祈禱。《草原》以一個晝夜,描繪出白天牧民和羊自由自在于美麗的大草原,夜色中,圍坐氈房火堆旁,享受大碗喝酒、大塊吃烤羊肉、放聲歌唱、年輕人以歌求愛快樂幸福世外桃園的熱鬧場面。這正是人們安居樂業的向往,對自由和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鷹》,對于草原人來說,鷹是神物,人們頂禮膜拜。現實的鷹,專門捕食幼小動物,人們又恨它,詩中隱含著這對矛盾。“鷹騰空而起/仿佛帶走了什么/草原發生了傾斜”,這里又讓人們去思考帶走了什么,草原為什么要發生傾斜,留給人們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懸念,韻味無窮。《石頭》,草原人有堆瑪尼石的風俗,來源于三世如來心咒八字真言,在一塊塊普通的石頭上刻寫上經文以及各種佛像和吉祥圖案,并飾以色彩,使平凡的石頭變成了瑪尼石。虔誠的信徒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紋刻在石頭上,這些石頭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給他們帶來吉祥如意。
《山泉》,“寒冷封凍不住草原的愿望”寫出人們抗爭嚴寒的初心不改。“草原上/那叢沙棘樹仿佛一位高明的智者/能知曉天地秘密”點明人們已經認識掌握自然規律。“一只花喜鵲在它枝頭跳躍/呼叫”說明人們樂在自然規律。“沙棘樹下/她先行跪拜禮”,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的敬畏。“然后刨開厚厚的積雪/像在拯救一條生命”是寫在惡劣環境中求生存的能力,并且珍惜勞動成果,等等。
《野草》中,寫出了野草的閃光點。只要草原有陽光雨露,它就會生長、開花,馬兒吃不盡,春風吹又生。“以月光作牽引/草原為產床/加快繁殖/用雄心和野性去占領一片草場”,引導人們,要向野草學習。
詩人以一物一景,生動刻畫了一個民族的千年滄桑和現實的美好向往。詩歌表露出厭惡戰爭與現實矛盾沖突,向往安靜的田園生活,珍惜現實的苦與樂,堅定信念,學會大愛,學會奉獻,提倡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而生,主張艱苦中學會適應而存在和發展。從寫實蒙古族落于中華民族,從對物的思考回歸于人性,同時,又包含著許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沒有對一個民族的深刻了解,沒有對草原的愛戀,沒有對生活的熱愛,沒有對社會和人生的深入思考,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要寫出這樣極致穿越動感、歷史與現實的統一、自然與人性的統一的詩歌,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時間倉促,本人學識水平有限,對詩人創作的背景、意圖等不甚了解,對詩人的詩歌沒有作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理解消化,解讀得不透徹、或者觀點不正確等,還請原創詩人和讀者給予諒解和批評指正。
2020年2月19日夜于四川遂寧
附:
草原意象(組詩)
袁 宏
馬
草原上,高出地平線的
駐立山岡瞭望遠方的馬
暮色擠壓過來
它用想像拓展著草原的邊界
最后凝結成馬頭琴的嗚咽
噠噠噠的馬蹄反復踏響
在歷史與現實間穿梭
以八百里加急不停地奔突
撕扯著一個民族的傷疤
叱咤風云的漢子,踏空而去
馬群失去高明的馭手
一度陷入虛空,孤獨圍欄一樣
堵截前行的腳步
遠方刮來的風,猛烈地吹
眾草抬起頭,柔弱之軀托起草原的夢
仰天長嘯,一支壯美的長調
在草原上空激蕩
2019-5-24
勒勒車
朗朗月光能否喚醒沉睡的草原
勒勒車越過自己的影子,爬起來
像一匹餓狼,向前奔跑
載著氈毯、奶桶、錫壺、酒具
毫無畏懼地奔跑
穿越風雪、沼澤、硝煙
擱淺在水草豐盈的河岸
光陰深處,勒勒車轟轟烈烈的一生
歸于沉寂。像草原上那位老者
目光向內,咀嚼歷史的箭簇
傾聽戰車掀起的驚濤駭浪
滾滾塵煙,抹去了草原的斑斑血淚
抹不去勒勒車留下的轍痕
它掩埋在草叢,狀如一堆白骨
不屈的靈魂,依然在草原上游蕩
2019-5-28
白毛風
白毛風在吹
天空鳥翼稀薄
大地安靜下來
河流潛伏在草叢
羊群和馬匹匆匆歸隊
氈房里的爐火燒得更旺
白毛風在吹
吹白了草原的額頭
吹得樹枝瑟瑟發抖
草原上那堆雪覆蓋的石頭
此時,它站得比阿瑪還高
2019-5-30
芨芨草
羊啊
靠近點,再靠近點
為了這一刻,我坐擁灘涂
等待了一萬年
狂風、暴雪、洪水
百般摧殘
我從未改變心愿
想把命,交到你的手中
2019-5-26
擠 奶
清晨,草原鋪好綠絨絨的氈毯
搭建起寬闊的舞臺
等待一場啞劇上演
奶牛走了過去,它是主角
阿媽穿戴一新,她是配角
奶牛張開后腿
阿媽伸出手去,輕輕一捏
奶水嘩嘩奔流
木桶里,白色的乳汁
蕩漾成一個幸福的酒窩
太陽投下萬道金光,恩澤人間
奶牛披著黃馬袿,得到了加持
阿媽穿著蒙古袍
慈祥得像母儀天下的王妃
2019-5-30
羊 群
那群俯首貼耳的羊
在草原深處撒野
時而聚集成一片白云
時而綻放成朵朵野花
它們歡快的歌唱
喝著山泉水長大
得到長生天的庇護
羊群知恩圖報
面對高聳的祭壇
它們捐出自己的皮毛
捐出自己的頭顱
捐出自己的肉身
仍至靈魂
這些食草動物
替人活了一回
2019-5-17
經 幡
五彩經幡
在草原上空飄揚
仿佛在誦經、祈福
傳播天神的諭旨
草原吉祥
萬物抬起了頭
諦聽神靈的教誨
2019-5-25
草 原
黎明徐徐拉開夜幕
眾神隱退
草原緩緩展開畫卷
氈房似長眠者伸出的拇指,點贊
央金推開房門
牧羊犬圍著她跳
十八歲的姑娘出落得
像一尊女神
馬廄的木門推開,馬蹄密集如雨點
敲響草原的鼓面
羊群在圈內一陣陣躁動
如大壩內洄環不定的水
渴望打開一道閘門
散落四周的石頭,目光冷峻
光芒收回了內心
風吹過草原,經幡招展
羊須草伏地而跪,念念有詞
太陽披著霞光出征
草原之王回到了草原
暮色四合,天地融為一體
月亮爬上山岡,率領眾神復位
炊煙裊裊,氈房被依次點亮
眾仙吹樂,歌聲嘹亮
夜幕之中,群星閃爍
每顆星辰都擁有自己的名字
草原的孩子,身處異地
也能找到出處和歸途
氈房內火塘明亮
阿瑪大碗喝酒,一只烤羊
獻出皮囊和肉身,為草原盡忠
阿媽站立身傍,菩薩一樣慈祥
阿妹鼓著腮幫吹旺火苗
錫壺內,燒開的水正在翻滾
氈房外忽然送來悠揚的長調
央金那顆心噗噗跳動
一個新的世界正在降臨
2019-5-28
鷹
五月的草原
鷹在盤旋
扇動著巨大的翅膀
牧羊犬仰起頭
鷹影牽動著眾神的目光
鷹俯身向下
以橫掃天下之勢
馬匹和羊群受驚
鷹降落瑪尼堆
像一名薩滿教徒
給草原布道
鷹騰空而起
仿佛帶走了什么
草原發生了傾斜
2019-5-25
石 頭
石頭長久地活著
牧民俯下身子
為石頭折腰
像待見自家兄弟
抓住石頭不放
用它壘筑一座神壇
供人下跪、磕頭
安放靈魂
經歷崇高的儀式
石頭活出了氣度
心中盈滿月光、馬奶酒
和祈禱之詞
2019-5-23
山 泉
寒冷封凍不住草原的愿望
草尖上滾落的淚水,涵養了山泉
零下四十度
活在表面的事物,含著屈辱
轉移地下,閉關修煉
草原上,那叢沙棘樹仿佛一位高明的智者
能知曉天地秘密
一只花喜鵲在它枝頭跳躍,呼叫
此時,烏云格日朵穿著藍袍子
提著一只紅色塑膠桶,走來
沙棘樹下,她先行跪拜禮
然后刨開厚厚的積雪
像在拯救一條生命
裸露出來的泉水,純潔、干凈
仿佛剛誕生的嬰兒
2019-6-5
野 草
怎樣一座草原才能裝下一棵草的孤獨
只要擁有一寸光陰,一口喘息之氣
它就抓住一滴水的恩澤,一爿陽光的溫度
沿著生命的階梯,不斷攀升
將信念和意愿植入蒼茫,讓渴望的花朵
綻放在風中。相知的雨水降落人間
澆滅了一場妄念,寧靜和淡泊的草甸
可以安放游離不定的魂靈。時間的馬匹
縱橫馳騁,草原風吹不斷,野草搖擺不定
錯過了相識的機緣,自殘或它殘無濟于事
相隔一米之外的我,在等待中覺悟
任那小小的生命做替身,在野地抬起頭
以月光作牽引,草原為產床,加快繁殖
用雄心和野性去占領一片草場
2019-6-4
詩評者簡介:鄭明生,筆名珠峰冰雪,工程師,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詩詞協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會員,作家報欄目作家、多家書刊編委、紅土地文學社秘書長,遂寧市青藝攝協會員。著有《小花草根集錦》《思露花語詩歌集》、回憶錄《凝重的回望》、長篇小說《風骨神韻羅漢竹》,合集《當代詩人選集》《當代十家詩選》,作品入選《當代千人詩歌(精華卷)》《放歌百草原(第二輯)》《放歌集——青州九龍峪》《穿越時空——校友文化之旅圓夢紀實》《當代方陣·經典短詩》《品讀織金》《作家報杯全國文學藝術大獎賽歷屆獲獎作品典藏》《雪域邊關,我敬你》《遂寧當代文學作品選(1949-2019)》《2019四川詩歌年鑒》《愛祖國愛家鄉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征文集(遂寧)》等,作品在《解放軍報》《人民武警報》《西藏日報》《作家報》和新浪網、中國詩歌網、華文作家網、中國詩歌流派網《詩歌周刊》及《軍嫂》《中國風》《世界華文作家》《巴蜀風》《中華詩魂》《詩詞四川》《遂寧在線》《遂寧日報》《川中文學》《文化遂寧》《遂寧詩詞》雜志等國內國際刊物網絡發表,被多家刊物聘為編委(編輯)。獲“杰出作家”“中華百杰詩人”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全國優秀文藝作品征評活動一等獎、二等獎、銀獎等。
詩人簡介:袁宏,筆名懿土,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31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高級研修班(詩歌班)學員,當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