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國電影終于拿到了闊別八年之久的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引起了公眾的注目,也引起了業界新的一輪辯論高潮,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電影從業者均在熱烈討論中國電影未來的可能性,再聯系到春節檔《爸爸去哪兒》引發的“電影是什么”及“綜藝節目能否上大銀幕”的問題,可以說,中國電影的發展業已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到底是走以純商業為主的盈利模式還是要在高票房的同時兼顧藝術品質?《爸爸去哪兒》和《白日焰火》給出了不同的路線圖,中國電影究竟應該怎么走?
《白日焰火》拿到金熊獎以后,我隨即產生了一個有趣的想法:若是將《白日焰火》和《爸爸去哪兒》放在同一檔期上映,其票房前途究竟會怎樣?抑或更極端點,假設《白日焰火》根本就默默無聞,放在《爸爸去哪兒》同一檔期,又會如何?處于目前甚囂塵上的唯票房論之大環境下,恐怕兩者的答案都會很不樂觀。
為何竟成了這樣的局面?一部獲得三大國際電影節肯定的電影,品質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但放在十幾億人口的泱泱大國里上映,可能獲得的市場回報卻遠遠不如一部甚至連電影都稱不上的真人秀,這已經直接顛覆了人們慣有的常識--電影的票房,應該跟其質量好壞直接掛鉤才對,中國電影,究竟是出了什么差池?
其實這已經不是頭一回,回想當年也曾獲得過金熊獎的《圖雅的婚事》,以及獲得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的《三峽好人》,藝術光芒灼目,國際好評如云,到了國內,產業和市場卻均不待見,這種情勢,已經不可能單單怪責到藝術家們的頭上,是以,那些一味指責中國電影盡是爛片的說法其實從來都站不住腳,中國電影不乏好片,也從來不乏人才,缺少的其實是與之配套的市場體系和受眾素質。
同樣一塊地,種莊稼和種毒品,都可以獲益,但是,理性的人肯定會抉擇莊稼而不是毒品,因為他知道,毒品可能會帶來短暫的巨大利潤,但終究喂飽不了人的肚皮,能夠活命的,終究是莊稼。
同樣的道理,只是換了塊陣地,中國電影的從業者們卻就有些把控不住了,近三年來,中國的銀幕數量幾乎每年都要遞增一倍,巨大的市場面前,幾乎所有的片商都選擇了急功近利和投機。無論是走山寨特效大片模式的《大鬧天宮》,還是走“電視節目上銀幕”路線的《爸爸去哪兒》,以及數十年如一日“屎屁尿”百試不爽的王晶式喜劇,都不過是所有爛片電影代表的縮影。但這樣的電影動輒票房就會上五億,誰會在這樣的利潤誘惑下絲毫不動心?持續追問到底,催生這個畸形市場繁榮的源頭竟然還是當前觀眾的觀影習慣。
由此可見,受眾群的審美習性,實際上才是中國電影目前最大的問題,而需要什么電影去帶動觀眾們,而不是迎合觀眾,也是中國電影未來最大的課題。
當下中國普通觀眾對于電影的認識,已經淪落到分不清大銀幕和小熒幕的優劣,感官刺激至上,哭笑嬉鬧就好,至于精神層面上更高的追求和智識上的愉悅,他們已經無動于衷。且不論和發達國家觀眾的成熟觀影習慣和觀影群體類別相比,就是較之80年代,現今的觀眾觀影素質可謂沒有進步,反而太多退步。那年代的觀眾能欣賞到各國優秀電影,而不僅僅是好萊塢大片一枝獨秀,觀眾對好電影有追求和熱情,優秀的電影才可以層出不窮,創作者們卯足了勁去創作優秀的作品,去博得觀眾更多的喝彩。但這種良性循環在90年代初期開始隨著制度環境的保守,文化上的“閉關鎖國”,加上對敢說真話的影視文學之慢性扼殺而被迫中斷,形成了近十年的電影市場和文化的真空,以至于新世紀“娛樂至死”時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來之時,主流觀眾已經養成了對大片和雷劇的依賴。
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不能僅以“觀眾就是上帝”的簡單斷定去模糊復雜的行業屬性,去搪塞行業上下的反思,去掩蓋受眾群別之分,而培養觀眾健康的觀影習慣和素質,比“分級制”和“廢除電影審查”更為迫切,而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國外已經探索出了一條路線,那就是用扶持藝術電影和建設藝術院線的舉措來提高和引領觀眾的口味,方能形成良性循環。
而資本和片商對于電影,也應該要有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電影當然是一門產業,但拋卻它的商業屬性,它還兼具媒體屬性和藝術品性。電影是視覺媒介中的大海,是視聽產業鏈的金字塔尖,它是想象力和技術造夢的匯聚。正因為它具高度造夢的秉性,融技術工業和藝術于一體的特殊屬性,以及高投入高回報的商業特質,才使人類如癡如醉,將其列入“第八藝術”之列,電影創作的藝術理念和技術手段是帶動整個視頻行業的龍頭,無數藝術家和工程師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電影行業,方讓這個行業的成果再反哺給電視和其他包括互聯網視頻等新興行業,如果無視這點,反而用制造概念,炮制噱頭等斂財投機的辦法去傷害電影本體,終究也會波及傷害到整個視聽商業鏈上的其他鏈條。
說到此處就不得不論及《爸爸去哪兒》片方所創造的模式,它實際潛伏著對電影行業莫大的殺傷力。中國的國情告訴我們,如果有第一次巨大的成功,必然有無數的跟風者,各種行業都不約而同的講述著“中國市場的跟風癖和扎堆潮”的故事,中國電影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怎么可能單單幸免?悲觀地看,未來中國的大銀幕上將會涌現無數“電影欄目”,因為投入和產出比實在太誘人,電視和片商必定不會舍棄這塊肥肉,而如此眾多的綜藝節目,總會在電視熒幕上成功幾個,最后只會“原封不動”搬到大銀幕上。可惜電影檔期受制于物理條件--時間和銀幕數量的制約,那么這種無法歸類于電影的“綜藝電影欄目”一擁而上,必定會沖擊到真正意義上制作的電影之上映,甚至影響整個中國電影格局。
跳出國門看,發達國家視聽產業的傾向確實也是盡量整合終端,打通上下游環節,也就是如今部分中國片商和發行方鼓吹的“互聯網思維”,但他們有個核心理念是這些片方有意無意所漠視的,那就是藝術品質的提升,可以說,歐美日本現在的游戲和電視劇的制作水準都是奔著電影的藝術和工業品質而去,人家是把電視做成電影,而在中國這個地盤上,電影非要逼成電視,這難道是中國電影在二十一世紀對電影的“全新發明”?
說到底,《爸爸去哪兒》票房火爆的背后其實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到今天怪相之集大成者,究其原因是絕大部分片商都把中國電影市場作為一個短期的套利跳板來玩,各種炒作概念、營銷手段和渠道為王喊得震天響,逐利和洗錢成為了第一要務,品質和藝術追求卻陪居末席。真正講求藝術品質的片商則受制于現行審查制度和工業現狀而舉步維艱。
而中國電影市場這塊表面稱為市場卻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場的奇葩之地,同樣是中國電影品質萎靡不前的元兇之一,它被太多制約電影的幕后黑手干預,尤其可從發行和排片上反映出來,《爸爸去哪兒》的制片和宣傳方這次玩命式地推廣投入,超出其應有的排片量去“擠壓對手”,連《冰雪奇緣》這樣世界范圍內都屬賣相奇佳的電影都被迫擠出了相當大的份額,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只會帶動電影市場的整體淪陷。
中國電影經過十余年的不斷飛騰,實際上已經走到了抉擇的十字路口,沒有左右,只能上下。上則打磨電影獨有的藝術品質帶動觀眾品位的提高,進而帶動商業環境的改善,從而真正睥睨群雄,正面抗衡好萊塢,下則以各種手段大賺快錢,消耗觀眾信任度,惡性循環,最終必定和中國目前的大部分產業一樣,表面繁榮,但核心競爭力全無,危機到來時就頹然倒下甚至蒸發。
蘭波:知名影評人,獨立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