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唯一的A類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從1993年創辦以來,已經走過了20年。1993年,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167部影片參展。而到2013年,已有112個國家和地區的1655部影片報名參展。盡管與戛納電影節等世界一流電影節的影響力還有一定差距,但不得不承認,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是中國、亞洲乃至國際電影藝術與產業的風向標。除了藝術的影響力,上海電影節也已成為目前中國最專業的電影交易平臺。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號稱十年最強檔,300余部世界各國作品在此間展映。開票當日,上海以及大長三角的影迷紛紛陷入搶票大戰,更有狂熱的影迷不惜從千里之外趕到魔都,只為迎接這年度的影迷盛宴。本次電影節中展映的歐美新片就囊括了今年奧斯卡上的寵兒:《藍色茉莉》、《醉鄉民謠》、《她》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等等,更有適合文藝青年口味的特色長片《布達佩斯大飯店》、《唯愛永生》、《招魂》等,這些大熱的國外新片從開票伊始就是影迷們瘋搶的對象,在電影節還未開幕之前,這些電影場次預售票均逐次告罄。
而日韓系的眾多電影也已被網友驗證為口碑佳作,其受歡迎程度絲毫不遜色于歐美新片,諸如《如父如子》、《橫道世之介》、《編舟記》、《恐怖直播》等都是極具保障的觀影選擇,“日本電影周”在歷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也一直是最具特色的環節之一。中國影迷對于日本電影的親近之情不僅源自地緣關系,同時也來自于西方影人所無法呈現的東方人特有的細致入微和曖昧的情懷,一位觀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日本電影在情感的表達上很細膩,容易觸碰到人的內心。”
電影節的重頭戲除以上新片之外,還有致敬大師以及4K經典修復單元,無任是阿倫-雷乃還是馬龍-白蘭度,以及中國第四、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姜文、田壯壯等,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作品也已然是影迷的必修課。本屆電影節上連續幾天放映了今年過世的法國電影新浪潮大師阿倫-雷乃的經典作品,看過的影迷可重溫回顧,咀嚼此前未曾品嘗出的余味;還未品味過的觀眾第一次在大銀幕上觀看,也是一次難得的觀影體驗。除卻部分國片以外,大多數電影票都被一搶而空,已錯失時機的影迷在現場只能靠運氣。
不過,記者在探訪中發現,相對于一票難求的歐美新片和日本電影展映單元,國產電影無論是第四、第五代導演作品展映單元還是中國經典老片單元,以及凸顯年輕力量的國產新片展映單元,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勢弱”。如果說經典修復單元由于影片的知名程度和在大銀幕上的呈現對于影迷有著相對較大的吸引力,那到了國產新片展映單元,影廳內的蕭條景象幾乎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
深究個中原因,不難得出以下結論。首先,國外新片以及4K經典修復版電影大多占據了影城的重點放映大廳,國產新片由于預期的放送效果基本被安排在小廳放映,在宣傳陣勢上就處于劣勢;其次,對于影迷們來說,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意義可能更多的是在這期間能領略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國外電影,這些國外的電影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引進登上院線,所以電影節就成了一些鐵桿影迷“朝圣”的地方,這些影片本來就匯聚了影迷的目光,而且相比起選片水平相對“低端”的北京電影節,上海電影節無論從選片還是對影迷的服務上都更為精準和周到;最后,國產新片的“勢弱”可能并不是電影節才反映出的問題,而是長久以來國產電影水平參差不齊的見證,影迷們長期看不到好電影,由此累積的對于國產片的“偏見”可謂根深蒂固,國產片本身對于觀眾缺乏吸引力也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子單元,中國新片單元——第17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也于6月15日拉開帷幕,本屆傳媒大獎入圍影片里包含了多部新人新作,充分展現了傳媒大獎聚焦中國電影新力量的主旨。從6月16日到19日,12部風格迥異的華語新片在傳媒大獎的舞臺上依次展映,并于6月21日舉辦頒獎禮。
由肖央執導并與王太利聯合主演的《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打響了本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第一炮,作為開幕影片,這部電影在人氣和口碑上都有著一定的優勢。首先制作團隊有曾經的微電影《老男孩》的觀眾基礎,同時影片又加入了大量的喜劇效果和“國際”元素,故事講述的是曾經風華正茂的肖大寶和王小帥人到中年,各自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這時,一個美國“星探”把他們從煎熬中解救了出來,帶他們到美國參加全球最火爆的選秀節目《天使之聲》。由此展開的故事中有笑料也有淚點,在這些中小成本影片中具有相對較好的票房預期。
影片出品方儒意欣欣影業總經理柯利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對《老男孩》要求比較高,如果100分是滿分我給90分,因為首先肖央作為電影界的新人,在一部電影里又導又演,90%的工作全是由他獨立完成的,而且其中的歌舞片段我們專門去韓國找到了鳥叔的團隊排演,現在電影里的插曲已經在韓國流行起來了。”由此可見投資方對該片票房上的十足信心。
此外,由費利普·彌勒執導的中法合拍影片《夜鶯》也是本次電影獎的有力爭奪者,這部影片由李保田、李小冉主演,講述一位老人,一只鳥和一個小女孩在西南中國的遙遠山區經歷的旅行故事,導演之前的作品《蝴蝶》在中國觀眾群中有著一定的影響力,這次的《夜鶯》幾乎是把《蝴蝶》中的唯美故事搬到了中國的背景之下,用法國人的視角來解讀中國人的家庭觀念與親子關系。由賈樟柯監制、權聆導演的《陌生》(現已更名為《忘了去懂你》)在影展第三天吸引了最多的觀眾群,由此可以看出各評審對于這部影片的期待值,在影片放映結束之后賈樟柯導演也現身見面會,剖析了這部電影中所闡釋的人到中年之后的情感危機。而本屆電影節最強有力的競爭者出現在放映會的最后一天,由傅東育執導阿來編劇的《西藏天空》贏得了現場評委最多的叫好聲,影片史詩般的故事架構、藏區瑰麗的風景散發出了與其他影片完全不同的風貌。另外入選的影片還包括《近距離擊殺》、《笫七種味道》、《青春真好》、《0.5的愛情》、《美麗笨女人》、《我就是我》等。
通觀這些影片,幾乎都是中小成本的文藝片與青春片,鮮有知名演員、導演,大部分作品也都出自新人之手。當然,這與傳媒大獎的定位有關,它旨在通過新片展映讓市場和觀眾發現國產電影新的希望。但通過幾天的觀察,記者發現,在媒體評審觀影期間,這些影片能吸引住評審的有效觀影時間也相對有限,由此可以預估這些電影對于普通觀眾和院線的吸引力。此間記者詢問了一位保利院線的負責人,她給出的答復是:“這些電影進入院線的可能性非常小,就算進入院線,票房也根本無法回收,因為這些影片對于觀眾來說基本沒有太大的吸引力,缺少明星和好故事。在電影逐漸形成產業的今天,中小成本本土電影的生存狀況依然令人堪憂。”
這些電影不僅在票房層面缺乏號召力,由于新人導演的水平參差不齊,觀眾的觀影體驗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折扣。也有一些電影讓人倍感困惑,比如在影展開始第二天放映的《青春真好》,在這部電影放映期間,評審委員會成員就忍不住在社交工具上頻頻吐槽,由于影片講述故事的方式過于“幼稚”,有一種學生習作的感覺,所以各評審也不得不質疑導演的功力和劇本的質量。
雖然《老男孩之猛龍過江》在票房上有著良好的預期,但作品的劇本和表現手法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媚俗成分,不過由于影片瞄準的就是暑期檔,也就無需過多求全責備;而像《夜鶯》這樣的中法合拍片,雖然意境唯美、攝影考究,但對于導演的個人創新來說,顯然只是其之前作品的“中國式復刻版”,在個人突破的層面上并沒有太多亮點。對于國產電影的未來,傳媒大獎還需繼續守望,而在入圍電影的整體水平上,也有待評委會再做考量。
在電影節盛宴的背后,上海卻正在艱難地尋找本土電影產業的出路。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如今,上海依然是電影消費水平最高的城市。數據顯示,2012年上海影院終端、新增銀幕數、電影消費能力等均保持高速發展,去年電影票房達到13.2億元,新建各類影院32家,新增銀幕151塊,目前上海各類經營性放映單位達178家,共計659塊銀幕,13.07萬個座位,其中,各市場主體、新增銀幕數、電影消費能力皆創歷史新高。
不過,上海在電影產業方面卻在漸漸式弱。2013年上海電影產業簡報認為,上海生產電影作品的影響力與北京相比,差距較大。在去年13部票房過千萬的國產影片中,北京出品高達8部,上海僅為2部,且均為國有影視單位出品的動畫電影。上海國有影視企業的作品市場占有率也較小,影響力較弱,民營影視在全國市場上更是難覓蹤跡。與上海的情況不同,北京的8部影片均為民營出品,以光線、博納、華誼兄弟等為代表的民營影視公司已形成較大影響力……
但刨去上海與北京電影產業上的對比,中國本土電影將何去何從,還有年輕電影人的出路何在,這些仍是縈繞在電影人心中的大問題。電影本來就是一個瘋狂的行業,蜂擁而至的影人或者賺的盆滿缽滿,或者血本無歸。而目前中國有些所謂的“低成本制作”電影其實成本也并不低,投資基本都在3000萬-6000萬的范圍之內。如果加上宣發費用,整體投入是1.5億—2億,而這樣的制作成本如果票房能收回,將是極好的行業范本,但如果收不回成本,這些投入就都打了水漂。
而對于在新片單元中反映出的本土電影式微的問題,作為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之一的張杰導演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其實中國現在對于年輕電影人來說機會遍地。中國電影弱勢的時候是1998-1999年,全國票房只有8.3億,而去年全年的總票房是270多億,這個市場能養活比之前多十倍以上的人。但實際上,中國電影行業的人才儲備卻遠遠跟不上電影市場的繁榮,所以現在只要年輕導演自己有料,有好劇本,能拍出一個差不多像模像樣的作品,機會并不是問題,關鍵就是有這樣能力的年輕導演并不多。
很多圈內人士都呼吁建立中國自己的藝術片院線來鼓勵青年導演的創作,但實際情況是國內每年能產出的符合歐洲藝術片院線品質的電影不超過五部,而歐洲的藝術院線至少每年有150部左右的片源。每年戛納電影節官方入圍的電影大約60部,威尼斯電影節官方入圍的電影大約有60部,柏林電影節也至少有60部,這180部片子之中大約有2/3能夠在歐洲的藝術院線上映,再加上其他電影節的展映作品,構成150-200部的片源幾乎不在話下。而在國內,每年5部左右的藝術電影精品顯然無法支撐藝術院線的放映,而在沒有形成成熟機制之前,藝術院線也無法徹底和商業院線劃清界限,比如北京的MOMA百老匯當代電影中心,大部分的盈利還是依靠放映好萊塢大片,其他時間只能靠舉辦各國影展來保持知名度。
而除了年輕影人自身的修養不足之外,國家的政策扶持也是問題的死結。劉杰導演介紹道:“在歐洲,如果法國片商看中了一部外國電影,想把這部電影引入法國來發行放映,國家會給予補貼而不會設任何的限制,沒有配額、指標的限制,沒有進口許可,片商直接把影片送到CNC報備即可,此外還能到法國國家電影局去領補貼款項,這是一種擴展多元文化的政府資助,在這種政策鼓勵下任何一部電影只要發行商愿意引進就可以引進。而在國內,這樣順暢的引進流程幾乎是癡人說夢。”
在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的197起PE投資案例中,包含影視類投資的傳媒娛樂行業投資金額在文化產業各子行業中最高,達5.75億美元。而影視制作及發行類企業的投資在整個傳媒娛樂行業又處于首位。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共有17起影視類PE投資,總金額在164.38萬美元以上。近兩年內的總投資案例在340家之多。
中國影視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發展期,已具備向著工業化產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盡管目前上海的電影產業面臨困境,但依然是投資者們聚焦的熱點之一。國際化是上海這座城市永恒的主題,國際化不僅是機遇,也是生存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對于大環境下的中國電影來說,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