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壓不跨、苦難中開花!
心經,只有260個字。濃縮了《大般若經》龐大的內容要義,將大乘、小乘的思想都包括在內,是佛教近萬卷的經典中字數最少、義理最豐的一部經典。在簡潔有力的文字中闡明了般若皆空的道理,否定一切分別心。同時,也闡述了人的自性本妙真清靜,具有一切功德智慧,凡是出世的一切法都由此真心而生所以稱之為心經。
從遙遠的秦朝到宋代的1180年間(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秦朝至北宋就是960-(-221)=1181年,由于事實上沒有公元零年這個概念,所以要再減1就是1180年),心經一共有11種譯本,到今日多已散佚無存。其中,唐代玄奘大師所譯流傳最廣,玄奘法師世稱唐三藏,河南洛陽人。13歲便出家,26歲時下定決心冒險西行取經,由戈壁大沙漠、穿過叢林到印度,經過11年的旅游參訪、學知識,終于帶回大量梵文佛經。
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玄奘譯本《心經》全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新釋,以饗讀者。
一、色與受想行識。
當今世上75億9400萬人(2018年)中,只有及其少數的人士成為了得到生命最高智慧的覺悟者,我們稱他們為佛。他們生活的世界我們姑且稱之為彼岸,而剩下的大多數錯看生命實相、活在顛倒夢想世界里的終生他們所處的世界我們姑且稱它為此岸。活在此岸的平凡人們,他們有主觀上的我、他們處在任何時空就像一根針掉進了一桶水一樣,永遠保持著自我不肯融入時空的水中。有我,就有與時空對比出來的好壞、貴賤——有了我就有了他們。他通過他自己的辨識工具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了外在世界所學習回來的信息色、聲、香、味、觸、法。于是,這些資料進入了他的內心世界里,資訊傳進人的大腦以后先存如資料中心并進行比對,用原本存有的資料與新資訊進行比對,并加上自己一直在改變的感情標準進行分析、推理、決策,最后發出行為的指令,而這些內心所產生的反應與行為作用也因而造成了結果。這個會因外在而其變化的內心世界就叫做受、想、行、識,而內心世界以外的所有世界(包含自己的肉身)就叫做色。外在世界的色與內心世界的受、想、行、識合稱為五蘊。終生處在有我、有對象的相對世界里,于是就有大小、有美丑、有順逆的分別心,他們處在這種把自己獨立起來與時空對立的生活態度,我們稱他為活在色境。
二、空。
然而,活在彼岸的覺悟者們,他們活在世界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他們活在任何空間就無我的把自己融入那個空間,他們活在任何時間就無我的把自己融入任何時間,天熱時就覺得熱得過癮正好可以做日光浴、他觀花時就覺得自己即是花自己即是香、他聽雨時就覺得自己即是雨自己即是雨聲、他生老病死時就覺得自己即是生老病死,他無我的消失了自己。對于外在世界的一切變化,他都能真誠的承認、面對、接受,并喜悅的仔細品嘗任何一片時空,他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態度就像一粒鹽融入一桶水一樣。鹽融入水,把自己化為億萬個分子,自己雖然消失了,但每一部分的水都有咸味。在時空的水桶里再也找不到自己,而與整個時空融而為一,他像無量光一樣布滿整個空間、像無量壽一樣在布滿整個時間,他的這種生活態度的境界,我們稱之為空。
三、色與空。
如果世界是一個草原,每個人是一根小草。你認為自己是一根小草,你就是活在此岸的色境;如果你自認為你即是草原本身,那么你即是活在彼岸的空境。如果世界是一片大海,每個人是一滴海水。你認為自己是一滴海水,你就是活在此岸的色境;如果你自認為你即是大海本身,那么你即是活在彼岸的空境。這個此岸與彼岸其實是同一個時空,有時候——有人認為好無聊、有人認為好清靜,只是處于這時空中人的態度不同而活得境界有所不同。有時候——有人認為好吵鬧、有人認為很好聽,所以佛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個人處在任何的時間、空間時,就像一粒鹽融入一桶水一樣,一粒鹽剛掉入一桶水時,有我有水——我是一粒鹽;當它溶于水之后,無我無水消失了自己,無我的把自己融入了時空的每一個部分,水的每一部分都有我,我即是水。把自己融入于一桶水你就擁有了整桶水,把自己融入到所處的時空中你就擁有了整片時空。大多數的人,都老是背負著過去、期盼著將來而沒有活在現在,要做一個融入于當下的人別當一個背負著過去又祈盼著未來的奴隸啊。要像一艘隨著時空而流的船呀,水到哪里船就到哪里、船到哪里人就到哪里、人到哪里心就到哪里。
四、跳脫無之道。
上下四方叫做宇,包含所有的空間所以無盡無窮;古往今來叫做宙,從最初最初到最后最后包含所有的時間所以無始無終。當觀自在菩薩用無我的觀點做最徹底深融的沉思時,他清澈的領悟到宇宙的一切一切都是一體的,沒有任何東西能獨立于宇宙之外。世間外在的一切物質、名利,與自己內在的身心感受也都是隨時隨地流變不定的,人應該把自己化為無我,隨時隨地與所處的時空融為一體。這個整體性的觀念與實踐,叫做空。當了解、體會、實踐了這個空,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空之中,于是再沒有了所謂的苦難、厄運,這些由自身所發出的偏曲看法而產生的痛苦。佛陀對他的學生舍利子說,舍利子啊,如果我們用自己的觀點去看自身以外的所有對象,其實這些對象也同時是本體、本體也同時是對象,因為沒有東西可以獨立于本體之外,包括你自己、包括你的心靈、包括你從心靈發出的感受,這些也都包含在這本體之內,這個本體我們姑且稱它為空。一切你所看到的對象,我們稱它為色,如此一來你就知道空跟色并不是兩回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沒有不同。人的感受、知覺、判斷、意識、觀念等一切精神作用也是如此,都涵蓋在這個空里面。舍利子啊,一切事物、一切觀感都是因為你站在自己的立場才產生的呀,所謂生死、美丑、多少都是以你的立場看才會有這種感受的呀。因此,你若不要有立場而不具任何觀點去看事物,我觀花時我即是花、我觀蝶時我即是蝶,在任何時間就把自己無我的融入任何時間、在任何空間就把自己無我的融入任何空間,我置身于水中我即是水、我置身于魚群時我即是魚群,把自己化成億萬個分子融入你所處的時空之中,這時候再也沒有我也沒有宇宙、法相、時間、空間這些對象,就像一一粒鹽融入一桶水一樣,鹽消失了但是水的每一部分都有咸味兒,進入沒有鹽也沒有水完完全全融入的境界,也就沒有所謂自身的知覺、感受、判斷、意識,不具自己的立場而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心靈去偵測,就不會產生這些感官所看、所聽、所聞、所嘗、所觸、所感受的一切偏曲資訊。不站在生去看待死、不站在無去想望有,沒有偏曲的觀點就不會產生出有各種差異的分別心。無所謂因,也無所謂因的形成;無所謂果,也就無所謂果的來不來臨。
生命的意義在于完全的融入、在于過程而不在于目的,明白了這些也就不會為了老、死的問題所困擾而痛苦、憂心,人生的痛苦——發掘苦的原因,進行苦的修行、治療而達到最后的無我、無苦的境界這四個階段我們稱之為苦、集、滅、道。當了解到生命的本質乃是生生不息、生死交替的變遷,融入生的過程就不再有生、老、病、死的問題,不再有所謂的苦、集、滅、道的問題了,能了解這個道理看來很聰明,其實哪有何聰明之處呢,這個道理明明白白地擺在哪里而已,只是一般人迷惘看不到。能實踐這個道理看來像是有所獲,其實哪有得到什么?這個道理本來如此,只是一般人不懂得取用。悟者們都想通了這些,清澈的、看清一切事物原本的樣子,他的心就豁然開朗,不再被偏曲的錯誤觀點所左右,舍去自我、舍去心靈所產生的差別,于是他不再有恐懼、渴望與幻想,不再活在顛倒錯誤的觀念中,因為他知道這些錯誤的觀念都是人站在一己之私的立場而產生的呀。
因此,他的心像一潭湖水由濁而慢慢澄清,直達清澈、平靜,這就是彼岸。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悟者也都是依照這種達彼岸的智慧而得到最高的覺悟,拜托了源自于一己之私的偏曲看法與幻像而直達彼岸。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到達彼岸的智慧是偉大的方法、是大徹大悟的方法,是至高無上的方法、是超絕無比的方法。它,能消除一切因偏曲看法而產生的妄想和痛苦,這個方法是真實的、可行的、每個人都可以采用而因它達到彼岸。
綜上所述,淺譯如下。
能夠自由自在地觀察自身佛性之奧秘的覺者,在運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達光輝彼岸的過程時,真實地看到,構成宇宙萬事萬物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原本具有可變的空態性質,沒有不可變的實體,一切痛苦災難,都能被這一空態度脫而化解掉。弟子們,從宏觀角度看,色和空沒有區別;從微觀角度看,空與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盡管你反復透徹地去領受、深思、認知和識別,其結論仍然不變。弟子們,凡有形象和無具體形象的事物,其本質都具有空性和可變的特點,不參在生長滅亡、骯臟潔凈、增多減少。所以,空中沒有色的實體,沒有對色的思維意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要歸于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要歸于空。沒有六根六塵的界限和其被認識的界限,心中沒有不明白、不自覺和因不明白而煩惱的影子,知直到沒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沒有累積惡因所造成的苦果,沒有修煉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運用智巧去獲得什么,那是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緣故。菩薩因為運用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緣故,清凈的心沒有一絲掛念,沒有掛懷和障礙就免除了恐懼害怕,便脫離了異想天開的夢幻雜念,最終覺悟得道而成正果。那些過去、現在、未來佛,依靠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榮獲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果位。所以確認——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煉中最神圣的準則,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是無與倫比的規范。能真實而不虛妄地將全部苦難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記“般若波羅蜜多”這句真言。既然如此,便號召眾生——去吧,去吧!彼岸是歸宿,為修我佛,趕快用行動去成就無上正覺吧。
心經新釋,天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