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寒處女作電影《后會無期》的面世,韓寒及其作品又成為文娛圈中關注的文娛話題,由此產生的文娛效應,使他的新書《告白與告別》一舉登上了銷量排行榜。
《告白與告別》是一本什么書?有文娛報道說,該書封面印有“《后會無期》攝制組/編”,所以,這并非《告白與告別》原來推廣宣傳中所說的是什么散文集,而是很 多娛樂界大腕都熱衷出版的一部標準的電影書,其中包括韓寒的電影拍攝記錄,外加偶像寫真集等。有豆瓣書友調侃說:“要是你知道郭敬明的拍電影日記《小時代 電影全記錄》,就會知道韓寒這本書是什么樣子了。”另據韓寒這本新書的策劃者透露,他們從拿到這本書的稿件到出版只用了不到20天時間。
與《后會無期》同步的新書其實還有一本,由韓寒監制、“一個”工作室主編的《不散的宴席》。這本書里除了有韓寒一篇全新作品《勵志故事》,講述“從作家到賽車手直至導演的逐夢之旅”之外,真正的寫作主力則是他旗下“新文學最強戰隊”的成員們。
的確,韓寒的這本“《后會無期》攝制組/編”的《告白與告別》,就像豆瓣網友所說的那樣,很容易讓人想起郭敬明電影《小時代3》拍攝后出版的《小時代電影全 紀錄》,這也是一部電影書,書中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詳細記錄了這部電影創作過程中郭敬明與主創人員、演員的工作狀態與交流互動的情況……
從文化營銷角度,和娛樂文化產業追求利潤的原則說,韓寒和郭敬明的這些書,可以看作是電影的周邊產品,搭電影的上映期掙快錢。那么,誰是這些作品的讀者呢?有文娛評論分析,在商業社會,文娛圈中的偶像明星的“粉絲”,其商業價值被充分開掘,粉絲經濟、粉絲文化、粉絲電影等等,應運而生,這些粉絲,是娛樂圈中這些偶像明 星的忠實的擁躉,這些偶像明星拍攝的電影或出版的圖書,他們會心甘情愿無條件地掏錢消費,而一些粉絲閱讀的事實,讓我們看到了韓寒、郭敬明“粉絲”群的龐大,也證明了韓寒、郭敬明這些圖書作品的市場價值。所以,在這一點上,把那些被粉絲熱捧、追逐的韓寒和郭敬明的圖書作品,稱作“粉絲文學”,則再恰切不 過。
其實,“粉絲文學”,還包括那些暢銷的諸如青春、網絡、玄幻等人氣小說,這些人氣小說具有萬千死忠擁躉,迎合了某些年輕粉絲的文化心 理。這些作品或許都曾在時尚消費的文學大潮里激起過一些吊詭的、驚人的浪花,但它們卻又如過眼煙云很快便在文學圈、文娛圈中消失。這正像有的文學評論家評 論韓寒和郭敬明這樣的“粉絲文學”所說:他們的文學首先是一種文化現象,隨后又是一種市場商業行為,留給文學史的意義并不多,也就是說他們并沒有給這個時 代的文學完成自我突破做出多少藝術上的貢獻。以他們倆目前的趨勢來看,在文學上沒有前景,但在商業上、在擴大文學的影響力方面是有卓越貢獻的。當然,他們 還年輕,不排除他們哪天在文學上琢磨出另一種道道,也給文學重新開辟創新之路有所作為。但那也只能限于純文學的小圈子,這是他們不屑于去做的……
由韓寒、郭敬明的“粉絲文學”,以及由閱讀他們的圖書作品(“粉絲文學”)而出現這樣的粉絲閱讀群體,以至于讀他們的書在文化時尚圈、文娛圈中成為許多人尤其是年輕群體的閱讀的趣味和傾向,乃至形成一種閱讀文化現象,這是需要我們正視和分析的。
如今的資本市場,不但批量生產出豐富大量的時尚消費文學產品,還為之進行包裝、促銷和宣傳,引導文化消費者去閱讀它們的作品。其中,商業因素隱蔽其 中的“書評”、炒作和包裝圖書作品的廣告,這些都是市場資本培養“粉絲讀者”的一些慣用手段。其實,作為大多數的粉絲讀者,幾乎是被這個圖書市場一手塑造 出來的———跟風閱讀、時尚閱讀、流行閱讀。
“粉絲”由對這些偶像明星作家的喜愛崇拜,轉而無條件地喜歡這些偶像明星的暢銷的、流行的作 品,乃至出現了“粉絲文學”及眾多的“粉絲讀者”。這似乎構成了偶像明星和粉絲之間一種互動的文化關系。而事實上,韓寒、郭敬明的圖書或電影作品出版或發行,幾乎都能成為一時的文娛焦點,這都是有著市場的營銷機心的造勢,和“粉絲讀者”缺少理性的推波助瀾這些因素在內的。那么,對于我們來說,是不是要成為這樣的“粉絲文學”的讀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