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久久久久免费视频|手机在线黄色网站|手机在线观看AV|www99

您的位置 首頁 > > 時代風采

格力創始人朱江洪:深入一線才能激發靈感

核心提示:如果整天待在辦公室里,舒服是舒服,但是到來頭會一無所成。任何人成功的背后,都需要經過勤奮的努力,必須要吃苦耐勞。

格力創始人朱江洪:深入一線才能激發靈感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朱江洪,格力創始人。

1970 年8月,在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混了五年的我,滿載青春的意氣,懷揣著對生活的憧憬,踏上了人生工作的第一站,來到了祖國南疆的一個邊陲小鎮—— 廣西百色縣(即現在的百色市)。百色是革命老區,當年鄧小平、張云逸領導的紅七軍,就在這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色起義,帶領廣西各族人民,高舉反對國民黨 反動統治的大旗,在中國革命史詩中留下濃厚的一筆。

記得我在校時還是一個小班長,按理留在廣東或分配到外省大城市應該沒問題,無奈當時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我便成了“可教育好子女”。由于當時的畢業分配,也是一項政治任務,人家不愿去的地方,你若不去,誰去呀?

其 實,我的第一個分配方案還不是百色,而是比百色還要差的貴州黔東南的一個小縣。百色雖然也是縣,但起碼還是地處廣西呀。我記得初中上地理課時,貴州就有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之說。地平不平我無所謂,天晴不晴我可在意,因為在廣東每年有一段時間的梅雨潮濕天氣,感覺難受。我喜歡陽光,喜歡干爽,于是 就找當時的班主任,謊稱自己有風濕病,而且還挺嚴重,一到潮濕天氣關節就疼痛難忍,希望適當照顧一下,能否不去貴州。班主任平時跟我關系不錯,便對我說: “好像其他地方已經沒有指標了,看看再說吧。”第二天一早,班主任來找我,說廣西還有個名額,問我去不去。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去。對我來說,廣東、廣西同 屬兩廣,外省人稱“老廣”,生活習俗相近,飲食習慣相同(后來才知道,廣西人喝酒比廣東人厲害),氣候類型也差不多,可當時壓根就沒聽過“百色”這個地 方,更不知道在廣西何方位置,于是趕緊找來地圖查閱,先是從靠近廣東的地方找,沒有,越找離廣東越遠,最后終于在靠近云貴交界、離越南直線距離也有百把公 里的地方找到了。噢,我的天呀!這就是百色給我的第一個印象。

到了百色報到后才知道, 全國各地一起分配到該地的共有九十多名大學生,什么學校的都有,我們華工也來了十位之多,各個系的都有,以前并不相識,到了百色后,因為“同是天涯淪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呢,自然很快就親密起來。說出了自己的身世,果不所料,到百色報到的,其家庭基本上是有“問題”的,他們當中,有廣東副省長(走資 派)的兒子、有解放初滿腔熱情從香港回廣州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叛徒特務)的女兒、還有母校的一名著名建筑教授(反動學術權威)的女兒,其他的則多是其父母 本身就是地主、富農或者國民黨舊職員等“黑五類”分子。

當時正值文革中期,極左思潮盛 行,社會上把知識分子統稱為“臭老九”,連賣豬肉的都瞧不起。單位可以安排你當干部,也可以安排你當工人,我一開始就做好了當工人的心里準備。果然,到單 位報到的第二天,就安排我到一個班組干活,與工人一起“改天換地”去了。對我來說,干什么都行,什么干部呀,技術員呀,反正已經麻木了,有口飯吃就行。

我 們這代人,最大的特點是能吃苦,干活勤快,從不挑肥撿瘦。除了戰爭的苦沒吃過外,什么苦都嘗過:59-61年經濟困難時期,食不果腹;讀初中時,小小年紀 下鄉勞作,干的是大人活;文革初期血雨腥風的打斗;大學時還到過粵北陽山縣窮山溝勞動,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更是苦不堪言。而今,飯能吃飽,又有工作服 穿,每個月還有幾十塊的零花錢,這樣的好事,上哪里去找?。坑谑歉苫钐貏e賣力,跟工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加班加點,一起“戰天斗地”,為了按時完成一項生產 任務,連續一天一夜,兩天兩夜不休息也是家常便飯。

這樣的狀況大約持續了兩年。有一 天,廠領導(當時稱革委會主任)跟別的領導說:“我看這個年輕人干活挺賣力的,又有頭腦,又有技術,把他提一提吧。”就他這么一句話,我就從第一線的一名 普通工人被提拔為車間質檢員,其實就是現在的質檢工,還是工人編制。但這一職位的變動,卻使我平生第一次接觸到什么是“產品質量”。

在 擔任檢驗員崗位期間,我發現車間自上而下,質量意識都非常淡薄,工人可以以隨意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有章不循、無章可循的現象比比皆是,什么對客戶負 責呀,用戶就是“皇帝”呀,連聽也沒有聽過。超差的不合格零件,車間主任說過就過,哪個官大哪個說了算,反正是計劃經濟,你愛要不要,不要拉倒。

那 個時候,整個車間就只有我一個檢驗員,白天工作,晚上就著手整理和制訂有關質量的規章制度,質量標準以及相關的要求,還把車間的質量現狀,影響質量的原因 以及質量整改的措施和辦法,寫成材料上報到廠部,得到廠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之后,我便開始大膽工作,不合格的零件堅決報廢,誰講情也沒用,既然委派我做這 項工作,我就必須對產品質量負以全責。開始確實也得罪了不少人,紛紛到廠長那里打小報告,但我還是頂著壓力堅持住了,工人也慢慢的適合了嚴格的檢驗,從此 我們廠產品的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當然,在嚴格要求的同時,我也經常和工人一起研究 如何改進產品質量,從機床的性能選配、加工方法、加工工藝直到操作技術等,甚至包括如何看圖、識圖等,而這正是青年工人所恰恰缺乏的,我就手把手地教他 們,得到了工人們的好評。在檢驗崗位又做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由于工作需要,把我調升到軸承車間(農用軸承)當技術員?,F在工科大學生到工廠一報到就是技 術員,而我從參加工作到當技術員卻花了近四年的時間。但我認為,這幾年的時間并沒有虛度,通過與工人一起勞動、學習,學到了很多在學校根本學不到的實際知 識和操作技能,這些知識在后來的產品設計、技術革新和企業管理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而這些知識也是當今大學生所特別缺乏的。比如以前在學習齒輪設計時,什 么是“修正齒輪”呀,什么是齒輪“根切”呀,認識很模糊,通過實踐才恍然大悟:啊,原來是這么回事。​

由于當時是計劃經濟時期,企業要購買設備都要憑指標,而我們這些山區小廠根本就列不上計劃,要用只能自己動手做,如當時做軸承急需的“擴孔機”、專用磨床等都是自己與工人一起用土辦法自制的。​

在 軸承內外圈的車床加工時,勞動強度最大,工人每加工一個零件,就要松緊夾頭一次,一天下來要幾百次上千次。我觀察到車床在加工產品時高速旋轉產生很大的離 心力,于是產生了靈感:能否利用這種離心力來產生夾緊力呢?于是,就和工人一起研究,我畫出了設計圖紙,經過試驗,終于成功制造出“離心式自動松緊夾 具”。這種夾具不需人工夾緊或松開,只要機床一運作就會產生離心力,通過里面的構件自動的把工件鎖死;加工完成后,機床停止運作,離心力消失,鎖夾力也自 動消失,零件就能輕松取出。這一創新成果在當時國家機械部的刊物刊登過,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全國各地都紛紛到我們這個偏遠山區小廠學習取經。這也可能是我 后來所創立的科技創新“三步曲”,即“觀察+靈感+實驗”的最初版本吧。​

后來,還是 工作的需求,先后調到車間當副主任,生產科副科長,質檢科副科長,技術科副科長。有人問:為什么你老是當副的呢?因為我當時還不是黨員,按當時當地的規 定,科級以上的干部不是黨員只能當副職,正職一般由復員退伍軍人來擔任,他們都是有多年黨齡的黨員,雖然他們并不太懂技術和管理,但畢竟人家是黨員,是你 的上司啊。還好,他們一般都有自知之明,思想工作由他們負責,業務交我來管。​

在車間 領導期間,因為手中有“權”,各種機床都歸我調配,我就利用這個機會,努力學習各種機床的操作技能,白天工作忙,就利用晚上時間,哪臺機床空就上哪臺,一 來可以加工產品,二則借此提升操作技能。不到三個月,我就把各種機床,包括車、刨、鉆、銑、磨等設備的操作摸了個滾瓜爛熟。​

當 時,少數工人還帶有文革殘留的“無政府主義”和“造反精神”,要安排他們的工作,就借口說我這臺設備做不來而拒絕工作。由于我當時已熟練掌握了這些操作技 術,馬上對他說,“你說加工不了,我來做給你看”,并立即做示范,那個工人無言以對,只好乖乖干活……從此,就再也沒有人敢隨意違抗我的工作安排了。​

在 文革中,由于批判“資本主義”、“割資本主義尾巴”,把過去建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砸爛了,什么“生產第一”、“獎金掛帥”更是連提都不敢提,工 人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看著干著急。一次,眼看著任務泡湯,我當時就萌生變相承包的念頭,心想,我這也是想盡快完成任務,雖然做法上不合“時宜”,但總不 能抓我去坐牢吧。于是,我背著車間主任,背著廠領導,搞了一個變相承包,把平時人均完成的數量作為基數,在此基數上每人增加25%的任務量,誰先完成誰先 下班,雖然沒有獎金,但能提前下班,也是一個不小的誘惑。這一招果然奏效,最終任務提前完成。當時,廠領導問我為什么原以為完不成的任務反而提前完成,我 還不敢把變相承包的事如實反映,只是謊稱,由于我們在“戰前”做了大量的動員工作,加強了“斗私批修”的學習和提高,工人干勁倍增,所以能提前完成任務, 僅此而已。​

粉碎“四人幫”之后,工廠的各項工作也逐步進入正軌,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為企業帶來了生機,過去不敢想的事現在敢想了,過去不敢做的事現在也敢做了。​

82年,上級在我們廠推行民主選舉廠長的試點,經過員工的投票,我幾乎是全票當了廠長,并開始轉產礦山機械,工廠也改名為礦山機械廠,并從原來百色地區行署企業變成廣西機械廳直屬企業。​

現在,有些年青人,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就想找一個舒適的單位,舒適的部門,即使本身是技術出身的,也不愿意深入車間一線,有事沒事待在辦公室里。我經常告誡 這些青年朋友,你們搞技術的必須深入一線,向實踐學習,向工人師傅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真本領,才能激發你們的創新靈 感。如果整天待在辦公室里,舒服是舒服,但是到來頭會一無所成。任何人成功的背后,都需要經過勤奮的努力,必須要吃苦耐勞。當然,通過勤奮工作所創造的價 值并不完全屬于你。但是,通過勤奮所造就的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基層打成一片的品格,以及通過勤奮所積累的經驗卻完全屬于你,誰也拿不走的。為此你將會在人 才市場中更具吸引力,你的發展,你的成功,將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所以,勤奮的最大受益者其實是你自己。​

想想我當年,如果開始時不愿當工人,或者干活偷懶,不吃苦耐勞,能提你當檢驗員嗎?沒有在檢驗崗位上的積極努力和工作經驗,能提升你當技術員嗎?如果前面的 工作沒有做好,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叫你當車間主任嗎?車間主任都做不好,能叫你當生產、質檢、技術的科長嗎?沒有這些扎實的基礎,后來的選舉大家能選 你當廠長嗎?​

        當然,要勤奮,又要吃苦耐勞,你的付出會比別人更多。但是,任何的付出 都是為你的前途和成長積累資本,國家或者企業付給你的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勤奮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卻是寶貴的經驗,良好的技能以及由此陶冶出來的品 格,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何止百倍?現在的勤奮工作,不能只為了現在的回報,也是為了將來。人生不是只有現在,還有更長遠更輝煌的將來。如果一個人 只盯著溫飽,胸無大志,那他得到的回報只能是溫飽;同樣,如果只盯著眼前利益,目光短淺,那么他得到的也只能是眼前利益。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