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攜帶“以史為鏡”和“以人為鏡”這雙重鏡子走向未來新里程,誰就等于已經吸納了歷史實踐中巨大的客觀力量。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有意義的突破,特別是把紀實與虛構、歷史事件與個人經歷、現實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手法、過去維度與未來維度等結合起來,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提供了一種具有開創性作用的美學范式。
而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它以未來視角回望過去,其抱負和目標都不再僅僅滿足于回顧,而是著眼于未來,豎立起一座指向未來新里程的影像路標。
首先應該看到該劇把核心視角放在未來維度上,為了闡明如今的新里程而重構當年確立新道路的現場。這束指向未來的火花一旦燃起,所有的細節都被重 新照亮并向著這個光點聚集,由此精心重構出富有新意的過去。這樣的創作方式在當前有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面向未來鋪開的新里 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中的一段,要論證其特質,就需要重新回到這條新道路的原點。以影像方式重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創始期的風云,這是該劇目 前已經達到的表現目的。毛澤東逝世后中國風雨如晦的形勢、鄧小平一家的堅韌品格、普通群眾在西單民主墻的心聲表達、華國鋒和葉劍英等粉碎“四人幫”的果斷 之舉、鄧小平抓科教事業的高瞻遠矚,等等,都通過影像呈現出來。顯然,一種借由美學而產生認知的效果已獲得:新里程應成為當年新道路的延續,從而也需要拿 出同樣的改革勇氣和魄力去應對。
由于明確了上述創作目的,怎樣創作的問題相應就比較明確了,這就是以影像手段建構新道路及新人物的雙重合法性。一是辨明鄧小平所開辟的新道路的 基本內涵及其依據,從而為其新里程提供相應的內涵及支持;二是塑造鄧小平這位改革巨人形象及其周圍改革者群像,為表現其作為新里程的引領者和參與者的改革 銳氣提供基礎。這樣的雙重努力,效果是顯著的。一方面,這部劇成功地辨明和再現了這條新道路及其新里程的基本精神內涵及特質,集中表現為以下兩點:一是既 延續毛澤東時代的精神,又堅持改革開放的新道路;二是既借鑒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成功之道,又反對其“自由化”價值觀,并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在 完成了這一方面任務的同時,這部電視劇又塑造出一系列正面人物群像,這主要包含三個群體:既有夏建國、田源、夏建紅、劉金鎖、夏默、田志遠等虛構的基層改 革人物群像,又有胡耀邦、習仲勛、方毅、谷牧、萬里、羅瑞卿等真實的上層改革功臣形象,最后即最高層的就是鄧小平這一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偉人形象。這是一 個類似金字塔結構的改革英雄雕像群。其美學功能,就是用當今中國改革新里程所需要的普通人物、精英人才和領袖的藝術形象,層層地烘托、提煉改革者共有的氣質。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劇照
該劇在盡力展現改革面臨強大和頑固的思想阻礙時,全力刻畫鄧小平的個人領導魄力。需要看到,創造這種超凡的改革領袖形象是為當前已展開的新里程 提供一種預示:觀眾可以合理地想象,既然新道路的開辟有賴于改革偉人的雄風及普通群眾的正義擔當,那么,新里程難道不也同樣需要仰仗這種雄風和擔當嗎?
經由上述的雙重建構過程,這部劇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表現式”現實主義美學道路。它確實帶有現實主義作品的某些特點,如全景式再現粉碎“四人幫” 到全面啟動改革開放之間的重大歷史線索,重構被“軟禁”的鄧小平一家的焦慮與堅定,表現抓捕“四人幫”的過程,重構恢復高考、鄧小平訪美、包產到戶、深圳 特區建設、知青返城等歷史故事,著重揭示以鄧小平為首的改革派同僵化思想的尖銳斗爭。但它避免了純粹現實主義的客觀再現,而是賦予其更多的表現性內容。具 體體現在,全劇致力于高度符號化的形象塑造,如鄧小平彎腰撿榔頭、冒雨抓捕“四人幫”的軍人、西單民主墻和上面的標語“鄧小平,你在哪里”、深圳的標語牌 “時間就是金錢”以及最后的“小平您好”橫幅等鏡頭。在富有象征意味的符號系統的創造方面,這部劇用力較深,有的甚至宛如雕塑般令人印象深刻。在某種意義 上說,這部電視劇開始于人民群眾的“鄧小平,你在哪里”這一有力呼喚,結束于“小平您好”這個親切結論,由這樣首尾兩句話共同構成“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這一形象的基本內涵。由于上述多種表現性因素的參與,這部劇即使要算作現實主義作品,也應當說是一種“表現式”現實主義作品。
總的看來,這部劇在指向未來的影像回憶方面取得了預期效果。這不免讓我想到《舊唐書·魏征傳》所載李世民的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 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部劇的成功在于“以史為鏡”和“以人為鏡”雙重鏡子的制作。作為歷史之鏡,這里重構了中國當代歷史轉折期的 八年風云,讓我們重新思考歷史的動力來自何處;作為個人之鏡,這里塑造了一群普通百姓和一位領袖的形象,也讓我們思考當今和未來的人民及其領袖應當具有怎 樣的改革者素質。
該劇似乎告訴我們,誰能攜帶這雙重鏡子走向未來新里程,誰就等于吸納了歷史實踐中巨大的客觀力量。不過,對未來新里程來說更要緊的是,認真分析 與歷史不同的新形勢,有的放矢地籌劃新的實施方略。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我們重新凝聚、展示當年那些擁戴改革的普通群眾和那位改革偉人釋放的至今仍令人緬懷 的歷史中的巨大客觀力量。
(作者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