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是天空,更是大海,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內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和文化基因。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奔向國學經典的海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國學經典燦若群星。遨游在中華文明的長河是愉悅,翱翔在國學經典的天空是快意。國學經典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象征。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讀一點國學經典,沐浴中華文明的陽光雨露,領悟中華文明的智慧、情感和詩意。
所謂國學,比較一致的看法是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固有學術。這既是中華文明的最高形態,也是中國學術的源頭發軔,更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精神家園。 所謂經典,按照阿根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的理解,“是一個民族或幾個民族長期以來決定閱讀的書籍,是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 閱讀的書”。因此,國學經典,就是中華文明最好、最有價值的書籍,就是中國人最誠心、最喜歡閱讀的書籍。
國學經典的主題是豐富的,既有關于國家大事和社稷安危的思想議論,又有山水清游、親友往來和個人情緒的雋言妙語。無論哪一類主題,實質都是關于 真、善、美的追問,關于人的心靈和靈魂的思考,關于信仰信念、思想真理、價值標準和道德修身的闡述。經典的形式是多樣的,主要形式是哲學、歷史和文學作 品。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所有歷史都是關于人的活動的記載,一切文學都是人學。閱讀經典,就是學哲學,看歷史,欣賞文學作品。在哲學經典 中,我們仿佛倘佯在思辨的王國,感觸思想的震撼,享受智慧的樂趣。在歷史書籍中,我們好像同先賢前輩一起呼吸,探秘他們的活動蹤跡,感悟他們的內心世界。 在文學作品中,我們猶如身歷其境,可以愛、可以恨,在愛中追求善與美,在恨中鞭撻丑與惡。總之,品讀國學經典,益處頗多,最大的益處是修身養性,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誠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
2007年夏天,在潛心研讀《論語》基礎上,我寫成了《論語與人生》。擱筆之余,意猶未盡,還想多讀一些國學經典。由于公務事繁,不能有整塊的時間集中閱讀學習,就選擇了《古文觀止》, 進而擴充閱讀有關文選。刊行于17世紀末葉的《古文觀止》,編選初衷無非“課業子弟”以及“請教于海內君子”,卻于無意之中成了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古文 選集。其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大都是名篇佳作,有的甚至是千古絕唱。更重要的是,這些文章不僅文筆優美,而且滲透著國學義理和先賢睿智。凡是承載國學義理而 又不朽的作品,都可以看成是國學經典。讀這些文章,就是讀國學經典。夜深人靜,經年累月,口不絕吟于經典名文,手不停錄于思緒心得,于是成就了《品讀國學 經典》。
《品讀國學經典》視野宏闊,從先秦管子《牧民》開篇,到清朝《曾國藩家書》收筆,橫跨兩千多年時間,品讀三十六篇經典。這些經典絕大多數是散 文,其中,有韻文和駢體文;源于《古文觀止》有二十二篇;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三國和魏晉時期各品讀五篇,唐朝品讀七篇,宋朝品讀六篇,明朝、清朝各品讀 四篇。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涵蓋修身、齊家、治國各個領域。在介紹經典內容、作者用心和文筆特色的基礎上,把普及性與學術性結合起 來,“知人論史”“知人論世”,對經典的歷史背景、人生際遇和思想觀點進行全方位闡釋,寄托著品讀者的人生沉思。
《品讀國學經典》風格獨特,沒有局限于研究鑒賞對象本身,而是進一步挖掘、梳理經典名篇的潛在意蘊和審美情趣,即“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基本寫作手法是“解構” 與“建構”,從思想體悟、藝術感受、審美判斷方面對經典進行解讀和重新鑒賞。“解構”源于法國哲學家德里達的思想,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把經典分解為互不聯 系的若干部分,具有批判意義。“建構”源于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思想,就是通過與原著、作者、歷史相互作用,重構對經典的認識和理解。解構與建構密切相 關,解構是建構的前提,有利于更深入地走近古人,理解經典;建構是解構的邏輯必然,以便于超越古人,重新認識經典。解構與建構既是一次鑒賞過程,也是一個 再創作過程,自然融入了品讀者本人的感情偏好和思想觀點。
《品讀國學經典》文字厚重,每篇文章一般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介紹作者有關情況,重點是事功、思想造詣和文學成就。第二層次是解讀經典本 身,指明其段落層次和主要觀點。第三層次相對多樣,呈發散思維,有的是集中闡述經典主旨,有的是介紹寫作背景和技巧,有的是品評作者的心路歷程,有的是研 讀作者的相關文章。思維不同,目標趨一,都是為了更好地解讀經典名篇。第四層次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品讀者既尊重經典原著,又根據自身的閱歷、知識、思想和 情趣,著力重構對經典新的理解。第五層次是經典的啟示和品讀者的感悟,見仁見智,應由讀者去體驗和判斷。
國學經典是天空,更是大海,蘊藏著無窮的寶藏,內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密碼和文化基因。每一個中國人都應奔向國學經典的海洋,有的可以在海邊拾 貝,有的可以到海中暢游,有的可以深入海底潛水。無論哪一種方式,對于中華文明而言,都是在保護精神血脈,弘揚文化傳統;對于個體生命而言,都是在培育高 尚人格,塑造完美人生。
(此文為三聯書店出版的《品讀國學經典》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