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電影:藝術、評論和產業的觀察》,(美)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著,何超譯,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4年6月版,46 .00元。
《世界電影史》(第2版),(美)大衛·波德維爾、克里斯汀·湯普森著,范倍譯,北大出版社2 0 14年2月版,198 .00元。
阿木 自由撰稿人,北京
對于大衛·波德維爾與克里斯汀·湯普森這對夫妻,很多影迷并不陌生,前者的《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被不少影迷贊為“外國學者研究香港電影的圣經”,夫妻倆合著的《電影藝術:形勢與風格》、《世界電影史》則都是學院學生的必讀物,其中《世界電影史》在今年年初時還推出了第二版。兩位作者經過了大量的修訂、校正,并增補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電影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其學術追求與態度。即使是對博客寫作,夫婦倆也很用心,且無心插柳柳成蔭,寫就了不少時效性、思想性、可讀性都很強的文章。
這本《觀照電影:藝術、評論和產業的觀察》,則是大衛·波德維爾與克里斯汀·湯普森的文章的精選集。
《觀照電影》一書中,作者回顧了博客與書的關系:在2006年9月底正式開始博客寫作,英文版的《觀照電影》則結集出版于2011年,全書從300多篇博客文章精選而來,同時也稱贊了博客的重要性,“在紙質媒體上我們不可能對電影評論本身展開長篇大論,不可能細論默片的妙處,不可能細數好演技的要素,不可能對華納經典卡通電影進行逐幀定格的品評……而博客則讓我們成為了精神貴族,我們可以在上面暢所欲言并將我們的想法快速地傳達給讀者”、“從實際效果上看,這個博客分明已成為了我們自編自撰的網絡雜志”。而且,作者還反駁了幾個傳統觀點,比如有人認為“作為藝術的電影不可避免地會與作為商業的電影產生沖突”,作者就指出了其片面性與不合理性。
全書分為了六個部分,“行業觀察”、“電影寫作”、“電影藝術”、“敘事和風格”、“電影評鑒”及“展望未來”,重頭戲在第一部分“行業觀察”,盡管這部分的篇幅只占了20%不到。第一篇文章是克里斯汀·湯普森寫的博文《世界對好萊塢大片說不!?》,這是一篇反駁性的隨筆性評論,評駁對象是當年《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的一篇文章《好萊塢步入夕陽》,原文作者是奈森·加德斯(《新視點季刊》、《環球視點》編輯)和邁克爾·梅達沃伊(鳳凰影業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汀·湯普森一邊指出原作的各種錯漏百出之處,一邊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而且文末還帶有作者的“后記”,應該是在這本書出版前夕的修訂時所做的補充,折射出兩位作者在將博文集結出版時的嚴謹性。
“行業觀察”的第二、第三篇文章分別是《直面電影續集不斷的現實吧!》與《待售的超級英雄》,前者是大衛·波德維爾與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數名研究生和教職人員一起討論的實錄,后者則是對當時陸續涌現的漫畫英雄作品《鋼鐵俠》、《蜘蛛俠》、《黑暗騎士》等的現象性分析評論。兩篇文章即使是放在現在來看,依然是很有價值的。大衛·波德維爾將超級英雄片的潮流追根溯源,歸納為:電影類型的等級制度發生了變化、特效的重要性、作者電影向類型電影的轉變、夸張刻意的表演等。不過,在我看來,對于超級英雄片的分析,也折射出大衛·波德維爾的偏頗之處。他評論《黑暗騎士》里演員的表演帶有點酸溜溜的意味:小丑“這種夸張表演的原則就是每一幕戲都要著力渲染。你如果演得平淡那肯定是討不到什么好處的,但如果你發力到位,那說不定還能捧得一座奧斯卡獎”(p44);他也認為“小丑對自己過去歷史的講述就前后不一”(p27),使得影片并不能自圓其說;整體上《黑暗騎士》是“一部裝腔作勢、空洞乏味的電影”(p30),“如果要找一部正宗的犯罪片,其中包含視覺沖擊、緊張的情緒和政治評論,那我會選陳木勝導演的《新警察故事》”(p31)。第三部分“電影藝術”及第四部分“敘事和風格”則可以看做是他們夫妻倆的另一部代表作《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的衍生與補充。作者先是在“電影藝術”這部分從視覺性、表演性等角度介紹了電影是怎樣的一種藝術形式,然后“敘事與風格”部分以《碟中諜3》、《諜影重重3》、《權力與榮耀》等作品為例,分別介紹了動作片的建制規范化、搖擺鏡頭、閃回敘事等,使得對于敘事風格的解析不會顯得那么的艱澀。當然,無論是大衛·波德維爾還是克里斯汀·湯普森,都并非那種故作高深的學者,他們的文字里充滿著幽默,還有一些很直性子的語言———既有思想性、思考性,又通俗易懂。
大衛·波德維爾與克里斯汀·湯普森夫妻倆都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學院的名譽教授,也是當代電影學者、理論家,但他們密切關注著當代電影行業的發展變化,也提出了獨特的見解。而《觀照電影》是他們近幾年的思想、見解的精華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