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巴金在北京出席會議期間看望老朋友冰心,夏衍在座。祁鳴攝
巴金手跡。C FP供圖
11月25日是巴金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從月初開始,各地便開始舉辦了一系列紀念巴金先生的活動。在上海,舉辦了包括“巴金的笑—祁鳴鏡頭中的巴金攝影展”、“收獲之美”—首屆收獲論壇及青年作家朗誦會、“巴金的世界—巴金誕辰紀念展”等;在四川,則新出版了《巴金選集》、《四爸巴金》等書。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1月22日-23日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一屆巴金研討會。本屆研討會的主定位為“超越時代的理想主義”,吸引了來自海內外近百位巴金研究學者參會。在本次研討會開始前,上海作協主席王安憶致開幕辭。在開幕辭中,王安憶說:“又到了今年巴金先生的日子。巴金先生離我們又遠了一年。這一年里,我們做了什么?是向巴金先生的期望接近了還是落后了,我們應當將這日子作為一個檢討的機會。這一年里,我不以為我們更令巴金先生滿意,雖然寫下和出版的文字更多,更多,掃掃又是一大堆。可其中的價值真不敢說。”“這個世界的物質是更多了,據說十一月十一日“光棍節”這一日,就創下了無數億的營業額。多少物質在消費出去,從可貴的資源轉化成排泄物。我希望其中不要有或者說少一點文學這樣的制品。”
“在我個人,對下一年的期許,或者對我自己的要求,就是厲行節約,節約紙張,筆墨,文字和思想。在節制消耗中,安靜下來,聽一聽靜謐中的聲音,也許能聽見巴金先生在對我們說什么,以他的那一顆不頹唐的心,告誡我們如何與時代保持文學的關系,這關系一定不是從現實,而是從理想出發。”王安憶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