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佇立在大海之濱,望著那滔滔的海浪和騰空飛灑的浪花,就想起了當年在青島與著名作家楊朔同觀大海的情景。
那是一九五五年春末夏初,我在青島海濱山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劉本炎老師(他指導我寫一篇學年論文)家,與楊朔暢談大海。
這是夜晚的時候,大海的風光是那樣旖旎、那樣迷人。滾滾的浪濤聲,不斷地透過綠色的窗紗,傳進了劉老師家中。
“劉老師是我的老師又是同鄉好友,這真是亦師亦友啊”,楊朔滿含深情地說,“咱們都是近海人家。一旦離開家鄉,就分外想觀望那碧海藍天。今天,我回到了黃海之濱,一定要飽覽這大海的旖麗風光!”說著,他把目光投向了庭院前的茫茫大海。看著看著,他笑道:“你們看,明月高懸在海空,像一盞明亮的大燈籠。夜空與海水一色,月光與星光灑在大海面上。”
劉老師也舉目遠望,遠處漁火點點,漁歌四起。他不禁吟誦道:
“皓月千里,浮光耀金……,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我也高興地說道:“這真是勝似仙境呀!”
楊朔道:“這雖勝似仙境,卻不是仙境呀!我真想看一看那真的海上仙山樓閣。”
劉老師忙答道:“真的也有呀!前海棧橋,就是長虹臥波,橫伸入海四百多米,在棧橋盡頭就有一仙山樓閣——回瀾閣。”
“對!對呀!”楊朔激動地說,“這地方,我當年曾去過,明早一定去飽覽這仙山樓閣。”
“這地方,就是青島風景的代表。”我說。
劉老師點點頭道。“如果說,美麗的青島如同一頂五彩繽紛的桂冠,那么這回瀾閣就是桂冠正中那顆最耀目的明珠。那茫茫海波、耀眼的日光,朦朦如水的月光,都能在這顆明珠上閃爍出灼灼光彩。”
楊朔道:“好一個美麗的回瀾閣,就連這名字起得也怪有詩意的。”
劉老師道:“當年,聞一多、老舍、王統照、洪深、臧克家、吳伯簫等作家詩人們都曾多次登過回瀾閣。三十年代中葉,他們在這里辦了《避暑話錄》,是青島早期的文藝之花。那時帝國主義的侵略軍和國民黨反動派踐踏了這游覽勝地。他們辦的《避暑話錄》就是雙關語,一是避天氣的炎熱,一是避侵略者和反動派的政治酷暑!”楊朔道:“三十年代的《避暑話錄》、四十年代的《潮音》、《藝文》等文藝副刊,在漫漫長夜,迭次萌生,向黑暗勢力進行了不屈斗爭,發展了島上的文藝運動,是點燃在讀者心中的航標!”
第二天黎明前,我就和楊朔一起來到了棧橋。這時的棧橋如銀河鋪地,浮光萬點。長橋左右兩旁亮著兩排灼亮的燈光,那一根根燈柱上高擎著一盞盞球燈,像盛開著的一朵朵紅荷。海鷗迎著燈光翩翩起舞,仿佛在歡迎作家楊朔的到來。
我們迎著黎明前的海風,緩步走在橋上。楊朔望著大海深處的燈塔,塔上的紅燈,忽明忽暗地閃爍。他說道:“這燈塔上的紅燈比什么燈都亮,在這茫茫大海中,它照亮了航程,召喚著遠航歸來的海輪和漁帆。你看,它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樣炫目。”
我說:“它矗立在與棧橋隔海相望的小青島上。這小青島在大海上千秋屹立,這里巖石巍巍,樹木常青,所以叫它小青島。青島,就是由它而得名,這常青的樹木,多半是松柏,海風吹過,松濤陣陣,與奔騰的海濤合奏著大海的交響樂。”
“高聳的燈塔屹立在這青松疊翠的小青島上,這真是錦上添花呀!”
我們邊說邊往棧橋里邊走,這時候,海風陣陣,清氣撲懷。這茫茫海水,仿佛化成了濃濃的美酒,令人心醉。楊朔抬頭望著,月兒彎彎,星光閃爍;俯首看去,大海漁火點點,像星星落在海面。他說:“此時此刻,我們如同走在銀河之上,置身在萬里星空。你看,頭頂著‘星’,腳踩著‘星’,身邊也是‘星’……”
過了一會,天上的星星漸漸不見了,海面的漁火也漸漸熄滅了,棧橋兩旁的燈光也不亮了。海天的盡邊上泛起了紅光,海面的染色變得更藍了,就像一床藍得發亮的無邊的綢子被。楊朔道:“大海睡醒了,太陽要出來了。”
我說道:“咱們快登回瀾閣,在回瀾閣上看日出,別有一番風味。”
說著,我們忙來到了這長橋盡頭的回瀾閣。這長虹臥波上的回瀾閣,被萬頃碧波簇擁著,如同在大海的懷抱里。
我們快步走進門來,沿著螺旋式的樓梯,扶著凈明瓦亮的銅扶手,登上樓來。這里,多么幽靜、多么迷人!四壁有折扇式的屏風,屏風上有各種字體的橫幅、對聯,有以大海為背景的國畫、油畫、版畫……畫面上有:群魚甩尾擊浪、青蝦翔舞翩翩、海星在深水閃光、海蟄在海面擎傘、海菊花在海中盛開……還有那“千帆迎旭日,大海響漁歌”的豐收畫卷。
這時,我們無暇細品,趕快臨窗遠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在這高高的樓閣上眺望海景,只見天空閃過一道道綠色的螢光,海面平滑如鏡。“嗬,這真是鏡兒海呀!”楊朔小聲道。只見一個紅色的火球,在海面上亮晶晶地閃動了。楊朔道:“旭日出浴了!它從天海相接處露出了笑臉!”
不一會,太陽被大海完全托出來了。
“真是美景啊!”楊朔道,“我已有多年沒看海上日出了!當年在蓬萊閣與劉本炎老師一起就愛看‘日出扶桑’。”
“看日出扶桑?”我問道。
“對!這是蓬萊十景之一。”
“啥叫扶桑呢?”
楊朔笑道:“相傳帝堯時代,太陽住在海外東方,每天夜 里都要在海里洗澡,在這茫茫大海中央長著一棵大樹,名字叫做‘扶桑’,高數千丈,粗一千多圍,伸著巨大的枝杈,當太陽洗完澡之后,就要露出海面,停在這大樹杈上……。那火紅火紅的太陽,被這長滿綠葉的樹杈托在海空,真是美不勝收。你看,火球似的太陽,現在正浮上了海空……”
我望著眼前的美景,望著在碧海藍天中間快活飛舞的海 鷗,回味著楊朔講述著這美麗的傳說,情不自禁地說:“我現在覺得咱們真是置身在仙山瓊閣之間。”
楊朔笑道:“這兒真是仙山瓊閣!你看,咱們站在這回瀾閣上,閣下是萬頃碧波,這海水藍得人心醉呵!你再往遠處看,海天一色,澄碧如染,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天……。天亮前,海里星光萬點;現在陽光灑在水中,紅光閃爍……”
這時候,一群年輕的姑娘,翩翩來到山腳下的花叢中,她們揮動起采花剪,去剪那盛開的綠白花。
我用手指了指,說道:“這是啤酒花。”
“啤酒花?”楊朔忙打開望遠鏡,細細觀察,“嗬!這么大的一片花,真像滿天云霞落在海濱。”
“這啤酒花開得這樣美,不僅可供人觀賞,還是做啤酒的好原料呵!”我說著,向北邊指了指,“青島啤酒廠在那邊,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離開了這啤酒花就做不成呀!”
楊朔又點了點頭,他望著姑娘們的手在片片彩云似的花叢中揮動,高興地吟誦道:“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我聽了后,想了想道:“這是李賀的詩吧?”
“對!這是他在《羅浮山父與葛篇》中的名句。我覺得,她們就像自居易說的‘樓閣玲瓏五云起’中的仙子們,又像李賀說的那樣,像在剪那‘一尺天’,剪那天上的彩云。”
聽著楊朔這詩意濃郁的談話,我不由想起劉本炎老師的介紹,他曾多次對我講:楊朔自幼熱愛我國古典詩歌,許多名篇都能熟背如流。今天,我親自感受到楊朔對古典詩章是何等熟悉啊!正由于他詩歌造詣這樣深,所以在他的散文中,總是飽含著詩一樣醇美的意境。
我想著想著,只聽他說:“漁船要出航了。”
只見海灣里漁船桅桿林立,一葉葉白帆緩緩升上桅頂,白帆越升越多,扯天掛地。楊朔道:“真像無數的白天鵝飛落在海上。”
站在這“仙山樓閣”,耳聽著當代著名作家楊朔詩意盎然的談話。我深深感到浩瀚無比的大海,蘊藏著無限的詩情,這將在楊朔筆下幻化出多少奇妙的神思文彩啊!
果然,在數年之后,我讀到了膾炙人口的《雪浪花》、《海市》、《蓬萊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