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雨潤 ) 豐收的季節,為了保證小麥顆粒歸倉,山東德州寧津縣王吏目村由退伍老兵和先進青年組成的防控疫情先鋒隊,志愿轉型成為麥收時節的兼職巡邏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天24個小時在地里不間斷巡邏,消除火災隱患。
村兩委成員更是盡心盡責,提醒人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搶夏收,適時再播種。
夏收中每一臺收割機,都準備有滅火器,隨車攜帶。同時村兩委安排好本村先進黨員,機械手王德池,準備好旋耕機,隨時待命,以保證萬一發生火災時能夠提供充足的隔離帶,方便撲救。村巡邏隊24小時不間斷巡邏,加大宣傳力度,消除火災安全隱患。督促收割機加快速度,每臺收割機都配備了拉小麥的專用車輛,以方便老百姓收割。
進入王吏目村,到處是一派豐收繁忙景象,村里村外,凡是能晾曬的地方都鋪滿了小麥,就連田間路面兒也被小麥占用了。同時,地里收割機馬達轟鳴,不時有一車車小麥從地里拉出晾曬。收麥的人們雖說滿臉灰塵,汗流浹背,累的喘不過大氣,但是也擋不住每個人豐收的喜悅,張口便是今年小麥長得好,得益于小農水工程的落實,無不對這項工程拍手稱快。說到小農水工程,王吏目村黨支部書記王德杰說:“王吏目村歷史上是有名的苦水區,沒有河水,地下水不但干枯。而且還是咸水,澆到地里,就像腌咸菜一樣,莊稼不但不長,而且還打蔫發黃,澆完地后地表是一層紅色的由地下水礦物質形成的紅膜兒,根本談不上畝產量,有歷史記錄的是一畝地畝產小麥58斤,不用說成本,就連當時幾十元一畝的收割費都不夠,那年景真是叫靠天吃飯。當時村里老百姓由于常年飲用被污染的地下水,死亡率最高年份達到2%。苦不堪言。”
村民告訴記者,近幾年黨的好政策來了,上級把我們村列為水源重點改造發展對象,在我們村打了二十四點五十米深的機井,加上本村原有的11眼,總共35眼深機井。當是工程落實前,面對如此千載難逢的惠民政策,為了把小農水工程保質保量的落實到村里,村黨支部書記王德杰帶領兩委成員兼志愿者在最低氣溫達零下24度的寒冬季節,早上五點開始就開始為打井隊做好事先準備,晚上洗井,日夜守在工地,嘴角和手上都凍裂了口子,最后終于支持不住,逐一病倒了,但是受傷不下火線,沒有一人喊苦叫累,硬是挺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圓滿的完成了小農水的打井任務,形成了灌溉的網狀結構,井與井既相互連接,又能夠獨立作業。同時,這35眼機井管道又與村頭河水相連,保證了有河水時通過小農水網狀管道供到每個地塊,結束了王吏目村土地因苦水鹽堿不長莊稼沒產量的歷史。今年小麥澆了兩次河水,長勢喜人,創歷史新高,在本地也率先實現了噸半糧的目標。
現在,經消毒凈化的黃河飲用水,也在上級領導的密切關心下,早于2015年以一戶一表一管兒的標準通到了各家各戶,由于飲用的是干凈純凈的黃河水,全村的自然死亡率也由原來的2%下降到了現在的不到0.5%。全村總計人口494人,常住人口268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占到108人,其中80歲以上的就有12人,也成為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當記者離開之際,村民順便捧起一捧小麥,非要記者看看今年他們的小麥是否籽粒飽滿,并且表示,今年不同于往年,由于小農水工程落實,幾十畝地一個井,給水栓就在自家地頭,可以隨收隨種雖澆,請領導放心,整村1300多畝地,秋收秋種時間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望著鄉親們純真憨厚地笑容,記者凝神沉思,如果我們國家每個農村的兩委班子,都像王吏目村一樣凝聚人心,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吃苦在前,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我們的農村又何嘗發展不起來呢?衷心祝愿王吏目村的父老鄉親在村兩委的帶領下,一心向黨,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日子越過越紅火,早日步入小康水平。
(記者 雨潤 圖:王吏目村供圖)
(責任編輯:土火)
搶夏收麥歸倉——記山東德州寧津縣王吏目村小農水工程入田
核心提示:進入王吏目村,到處是一派豐收繁忙景象,村里村外,凡是能晾曬的地方都鋪滿了小麥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