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書融媒體人笑琰、李月夫婦印象
文/葉建華
同頻共振締良緣,潑墨吟詩度樂年。
但愿人間多雅韻,不辭艱巨奏心弦。
我與笑琰(靳新國)幾年前相識相知相投于《作家報》組織的幾次活動。笑琰在我的印象中每次他都提前進入現場,高挑的身材穿著草綠色的多兜職業上衣、黝黑的皮膚,微向前傾的身姿,很少落坐,常常忙碌于攝影、錄像的最佳位置。后來了解到,笑琰是資深書畫家、知名融媒體人,經營著多份報紙、多家網站和一家國學文化研究院與媒體公司,而且有著一大批詩書畫及媒體界好朋友,可算是一座“文化富礦”。
我與笑琰夫人李月相識于《作家報》張富英總編組織的示單《跑者無疆》新書發布暨研討會上。經朋友介紹那個陪在笑琰身邊,舉止優雅、輕聲細語的女士是笑琰的愛人李月。笑琰介紹我們認識后,李月贈送我幾份報紙,其中有一張發表了她整版的詩詞。回到家中,認真欣賞了李月的玉作,其中格律、雅韻、意境令我敬佩。
幾天前,我盛邀請他們夫婦前往房山為徐雙喜老師榜書藝術中心啟動儀式助力。他們辭別繁務欣然允諾,提前進駐、攝影拍照、媒體推介、履職盡責、成效頗豐。
笑琰在接待室暢談他的文化人生
笑琰多次邀請我到他家做客,我們終于提前選定了一個良辰周日相聚。即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五乘組費俊龍、鄧清明、張陸三位航天英雄回家的6月4日。
我完成詩書雙創作品《喜迎神舟十五英雄回家》并在家庭周報社副社長薛軍助力下在家庭周報、今日頭條發表后,我拎上一袋永修縣老家公交車上印有“永修香米賽泰國”美譽的永修香米欣然前往朝陽區十八里店的笑琰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影視藝術學會副秘書長兼《人民藝術家網》執行主編馬金星好友與我同行。
笑琰滿臉笑容把我們迎進院門,李月老師系上圍裙在廚房為我們準備著美味佳肴,施展河南媳婦的廚藝。笑琰在工作室操弄著茶具,拿出好茶,為我們制造著醇香四溢的功夫茶。
喝罷幾盅之后,便領著我們從下而上參觀他們家的一二三層。一層主要做會客、辦公之用,墻面上除了名家的書畫作品之外,展示著所經營的報紙、網絡的執照、證件、LOGO、簡介。置身其中,沐浴墨香、陶醉文化。二層為臥室和影視錄播間。笑琰介紹,2018年開始他與央視合作,主要是代理央視廣告,成立了兩個攝制組,在大興投資了一個專業的錄制棚。后因疫情影響收縮了戰線,在二樓設置了一個錄播間,規模雖小,但錄制小片與人物專訪、講座也得以應手,完成過不少項目。為了提升錄播質量,近期投資更新了不少錄播設備,對此我知之甚少,前些年應中國化工報總編輯崔學軍之邀進入過他們的錄播間,據說,爭取上級支持錄像設備投入了幾百上千萬。笑琰即使是小設備應該投入不匪。三層用作職工宿舍和倉儲之用。
經過現場參觀,沖擊著我的觀念,不禁對笑琰刮目相看。常常見到扛個攝像機和胸前掛著照相機僅是冰山一角,支撐它的是深厚的冰基。
我們品嘗著李月以詩書為作料烹制的一桌美食,暢飲著美酒,閑聊著古今,品嘗著散發香氣糯甜可口的永修香米米飯,大家評價結晶為一個“美”字。當下人們有著共識,能在家中請吃飯的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想來我們享受了笑琰、李月夫婦的殊榮。如此沐浴芬芳、享受真誠、美好心境之下的午餐豈能不美哉!
午餐時,我們見到了一位略帶靦腆的清純女孩,名叫紫夢,她是笑琰、李月讀研究生的女兒。我問她學什么專業?她告訴我讀新聞專業。我說姑娘傳承父母專業,未來的新聞傳媒將會展露一朵奇葩。因為高原的山峰自然高海拔。
在午餐之后的閑聊中,我們登堂入室得知了笑琰夫婦更多的信息。
他們倆祖籍同為河南人,笑琰是安陽人,李月是新鄉長垣人。因為同頻共振愛好文學而締結良緣。笑琰屬雞,曾有大師幫他預測過前程,告訴他屬雞當勤奮,而且不適宜在本地發展,當到外地發展。笑琰帶著幾分虔誠攜李月20多年前來到首都北京追尋著美好前程。在朋友的幫助下接手了兩份紙質媒體。作為曾經的媒體人,我深知從事媒體的艱辛和風險。作為北飄的笑琰夫婦展示外在風光,承受內在艱難可想而知。他們在順義、朝陽、燕郊多處輾轉安家。得知我家住順義,笑琰更有了親切之感,他們家在順義居住十年有余,因此對順義感情很深,那里有他不少朋友。
笑琰是一個講究誠信、事業執著的人,在網絡及人們閱讀習慣的沖擊下,如今紙質媒體遭遇困境眾所周知。但他手中的兩份報紙十年如一日即使虧損也堅持按期付印發行。經過20多年沉淀、挫折、深思,逐漸掌握了經營媒體的規律,也培植了不少盈利項目。他們懂得了在市場大潮之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經受三年疫情困擾,猶如扎根沃土的小草仍然頑強生長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剩者為王”,他們正在規劃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大計,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我看過笑琰的幾幅書法作品之后,試探著詢問,笑琰老師除深厚的甲骨文功底之外,行書有米芾的風骨。笑琰說,葉老師眼力不錯,我特別喜歡米芾的風檣陣馬、放狂不羈的書風,曾下功夫練習米體,因此留存了米體韻味。
我說,笑琰老師的甲骨文有如此功底卻屬不易,從什么時候開始練習?
笑琰老師告訴我,我出生在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從小就愛好甲骨文。小時候不像現在容易得到甲骨文字帖,那時的甲骨文字帖非常珍貴,好不容易得到一本甲骨文字帖,當作瑰寶,常放置枕邊睡夢中都在回放甲骨文。于是我明白了果與因。笑琰老師起身,打開柜門取出一幅甲骨文“月如明鏡心如水,云作貴賓鳥作朋”相贈于我,令我十分感激,并合影留念。
笑琰老師說,我也關注著葉老師的書法進步,之前的隸書有一定特色,如今楷書、篆書也有不小進步,適宜于刻石之用。笑琰隨即撥通了一位寺廟住持朋友電話,將我介紹給了那位高僧,相邀我一起助力華夏寺廟文化,廣結善緣。
見到我們談意甚濃,李月為我們每人送來一把團扇,絹絲之上有優美的山水畫。笑琰告訴我,這畫是李月的作品。接過團扇又讓我驚嘆。李月美麗優雅自不必說,這個女子下得了廚房做得一手好飯菜,能夠擅長吟詩填詞,還能畫得一手好畫,他們便是珠聯璧合。我便以《醍醐茶》散文集相送李月。
建華以《醍醐茶》散文集相贈李月老師
馬金星老師是笑琰的老朋友,并常參與助力笑琰的融媒體。他認為做事業首先是處朋友,要以誠相待,希望好友經常聚聚,閑聊開懷、碰撞思想火花,整合優勢資源。我與馬金星老師有同感。中國文化復興,建立文化自信,尤其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打通最后一公里,詩書、媒體都可以在鄉村振興、服務百姓中大有作為。
詩人吳林燁(右)主持與馬金星(左)、葉建華聊天詩畫中國
笑琰臨時請來了詩人助理吳林燁老師,執意要吳林燁老師主持讓馬金星老師和我試試錄播間鏡頭。我們實在盛情難卻。毫無準備坐在了錄播鏡頭前,應主持人之問,馬金星老師和我講述了自己文化之路的心路歷程和難忘故事。馬金星老師中學時代發表在報紙上的一篇散文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從此與文學結緣并鐘情一生。
我告訴主持人,我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散文是在老家永修縣的宣傳櫥窗之中,其他內容幾乎記不起,但記得引用了宋朝辛棄疾“聽取蛙聲一片,稻谷香里說豐年”的詩句。我還重點講述了長篇報告文學《碧血丹心—中國化工藍星東大楊勇敬業奉獻助人為樂的故事》對淄博市的影響。時任淄博市市委周清利書記看見此篇報告文學后,親自批示市委宣傳部,組織全市日報、晚報、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宣傳媒體集中采訪宣傳楊勇同志的動人事跡,唱響了“淄博—一個不缺血的城市”的主旋律,此后,楊勇同志被任命為淄博團市委副書記。我的這篇長篇報告文學在2015年5月作家報社、九龍峪杯全國文學藝術大獎賽中獲得一等獎。另外講述了我的書法作品為何能成為中國石化聯合會文化禮品走出國門為日本、韓國、沙特、新加坡、美國、德國、阿曼等國官員和三凌、三井、思科等跨國公司老板收藏的故事。
我的書法作品為何能成為中國石化聯合會文化禮品走出國門為日本、韓國、沙特、新加坡、美國、德國、阿曼等國官員和三凌、三井、思科等跨國公司老板收藏的故事。
當我們起身辭別笑琰夫婦時,已是下午三點多。時短話長,難以盡懷。我們相約下次再敘。
作者簡介:
葉建華老師, 高級經濟師。原《信息早報》總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化工作家協會副秘書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學會會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兼高級研究員、中國化工企業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美國東西方大學北京研究院客座教授。出版專著十多本。還是鳳凰網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網、《現代企業文化》、《中外企業文化》、《化工管理》等媒體專欄作家。
葉建華老師自小練習書法,尤以隸書頗見功力。書法作品被多家媒體報道宣傳。2018年,書法作品榮獲全國第十八屆“廬山杯”詩書畫大賽金獎并授予“新時代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2015年在首屆作家報·九龍峪文學創作周暨中國文藝家走進青州采風筆會活動文藝匯演中榮獲書法二等獎。
書法作品被人民畫院、中國嵩山少林寺、等專業機構收藏,被中國石化聯合會做為領導出訪文化禮品,被美國、日本、韓國、伊朗、加拿大、印度、阿曼等十多個國家官員及跨國公司老板收藏,為中國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