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寫意見大真章,輕著色顯深底蘊 —— 青年書畫家左衛的藝術之路
在當代書畫界,有一位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左衛。左衛是北京市西城區美協會員、北京湖社畫會會員,在書畫領域展現出非凡的藝術造詣。
1982 年 6 月,左衛出生于北京。自幼,他便對繪畫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在父輩及親友的熏陶下,對書畫的熱愛愈發深沉。從 6 歲起,左衛便踏上了臨摹名家佳作的藝術之旅,芥子園、八大山人、吳昌碩、任伯年、齊白石、劉奎齡等諸多大家的作品,都成為他汲取藝術養分的源泉。憑借著對美術的熱愛與天賦,他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美術專業,2008 年畢業后,他專注于小寫意花鳥、草蟲、動物等作品的創作與深造。在藝術成長的道路上,左衛有幸得到王建成、淳一、孫曉斌、馬文典、孫佩杰、李德福、鄭山麓、程茂煜、張文成、張和平等當代著名畫家的悉心指點,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左衛的小寫意花鳥作品,筆觸靈動而灑脫,既有傳統小寫意的筆墨韻味,又融入了現代的審美意趣。他筆下的花朵,花瓣用色清新淡雅,以簡潔的幾筆勾勒形態,卻將花朵的嬌艷與蓬勃生機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描繪花蕊時,巧妙運用細膩的線條與明快的色彩點綴,于細微處彰顯生命的活力。而草蟲的刻畫更是一絕,每一只草蟲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聽到它們在草叢中窸窣作響。其翅膀的紋理、腿部的剛毛,都被精心描繪,細膩的筆觸展現出畫家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在動物題材作品中,他善于捕捉動物的神態與瞬間動作,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勾勒出動物的輪廓,再以輕淡的色彩渲染,賦予動物們靈動的生命力。
2014 年,左衛拜著名書法家張子說先生為師,深入研習書法,將書法與繪畫深度融合,創作出百余幅獲獎作品,在藝術之路上不斷邁進。
記者:提起書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學。從您的作品中,能清晰地看到傳統美學與現代美學的融合,以及對時代精神的反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您作品的創作美學點嗎?
左衛:美學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價值,它能反映時代精神、推動文化交流、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創造力、促進人類和諧發展、提升生活質量、推動身心健康以及豐富精神世界,這也是我創作的出發點。美學范疇廣泛,我自幼喜愛白石先生的作品,在無數次的臨摹中,對美學有了深刻的認知。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棄廣從小,以小見大”,這既是我創作的根基,也是我每一幅作品美學的表現點。
記者:“棄廣從小,以小見大” 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耙孕∫姶蟆?容易理解,那您是如何理解 “棄廣從小”,并將其踐行到創作中的呢?
左衛:我的創作更多是在寫意中傳達思想。無論是寫意還是寫實,作品可以是氣勢恢宏的巨作,也可以是小巧玲瓏的小品。就像我們熟知的經典名作,我欣賞氣勢磅礴的《百駿圖》,但更鐘情于白石先生筆下蟲草的傳神與小品的精妙。我拋開廣義上寫實與寫意的束縛,以小寫意來立意,用小品來表達情感,通過作品傳達我的創作思想,融合美學元素,豐富精神世界。
記者:我是否可以理解為,您的創作思路和作品表現是基于 “小寫意見大真章” 來定義的?
左衛:沒錯,“小寫意見大真章” 是我每次創作都會思考的核心,也是我在書畫藝術追求中的根源。
記者:我雖未學過書畫,但常聽到人們用 “流光溢彩”“濃墨重彩” 來形容書畫作品。然而,在您的作品中,很少看到濃重的色彩,更多的是輕著色,卻讓人感覺十分舒服。能談談您作品的著色思路嗎?
左衛:您雖然說沒學過書畫,但對書畫詞匯的把握很準確,著色確實是書畫的精髓之一。從個人思想表達的角度來看,色彩傳達不應高于作品的思想傳達;從專業角度而言,色彩的濃淡體現了飽和度、明度的關系,在二維的紙張平面上,利用濃、淡、明、暗、虛、實等關系,營造出視覺上的三維空間感。濃重的色彩固然能吸引眼球,卻可能導致作品失衡,影響整體思想表達;而清淡的色彩雖讓人感覺舒適,卻也可能使作品失去神韻。結合我之前提到的 “棄廣從小,以小見大”,濃重色彩要有所舍棄,達到點睛傳神的效果即可,讓作品既有神韻,又能讓觀者視覺舒適,兼具思想傳達力。
記者:您的講解非常專業且形象。我們知道您的作品多次獲獎,還曾作為中國優秀書畫作品在國外展出。但我尤其喜歡您為《國家寶藏》創作設計的貴金屬和郵票,在我看來,這些作品別具一格。
左衛:《國家寶藏》貴金屬和郵票的創作設計,更多的是為了傳播我們的文化,這也是我作為一名書畫家,為增強文化自信貢獻的一份力量。當時,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在《國家寶藏》項目籌備期找到我,我非常興奮,能為國家文化傳播出力,是我一直以來的心愿。項目啟動后,我推掉了所有活動,連續 12 天創作出 27 件作品,涵蓋大型的國風屏風,以及蘊含文化內涵的小飾品。令人驚喜的是,這 27 件作品全部被收錄,并設計制作成貴金屬和郵票。
記者:除了《國家寶藏》的文化傳播,還有哪些創作讓您感到興奮呢?
左衛:當然有?!堆酉橹轮匦蘧壠饒D》的創作,以及為《武動乾坤》電視劇設計影視飾品,都讓我為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貢獻了力量,也讓我充滿創作的激情。我們國家擁有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蘊,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未來還有更多的創作等待著我,這也是作為一名書畫文化從業者最讓我興奮的地方。
記者:最后,我們可以用 “小寫意見大真章,輕著色顯深底蘊” 來總結今天的訪談。希望您今后能為文化傳承和文化自信做出更多貢獻,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記者 林泉孜)
作品展示:
2019年佛像作品參加《百年湖社-日本東京書畫展》并有多幅獲作品獎;
2019年6月7日《蜻蜓》作品被宏寶堂第二十二屆書畫名家百扇展收錄入展;
2018年9月-2020年9月北京古森林博物館書畫展,個人40余幅作品展出,展期期一年;個人作品在文化、影視等文化領域中的創作應用: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國家寶藏》項目,為貴金屬和郵票共設計27件衍生品,大到屏風小到飾品。泰康集團羅浮山項目,為《延祥之寺重修緣起圖》設計四款衍生品,被陳東升、陳平等各層領導高度認可。影視圈雜志《武動乾坤》電視劇,為楊洋、張天愛兩主演設計影視衍生品戒指和吊墜。
在商業衍生品中個人作品也斬獲頗豐,為時代大藝設計《裝池》系列酒、生肖掛歷、帆布包、抱枕、手機殼等。
(責任編輯:靳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