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島西海岸黃島區昆侖小區內,有一座普通的樓房,外表雖不起眼,但樓內卻發生一件了不起的事件,這就是一位草根創辦了一個“紅樓夢家庭展覽館”。這個展館用70平米套三房子布展,其內容是集“學習、研究、收藏與家教”于一體的成果展。你也許覺得一個草根能有什么驚世駭俗的展品?我和你有一樣的想法,但是,當我走進展館時,不由得不張口結舌,不由得不心靈受到震撼。一千多件展品全與《紅樓夢》有關,雖沒有豪華的展件,但每一件普通的展品卻凝聚著主人一家的心血,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個不眠之夜,臨近古稀之年的老兩口帶著癡迷紅樓的智障兒子走進“紅樓”世界。他們沒有銀子去高價收買展品,也沒有刻意地當做一項任務去作,而是省吃儉用節約每一個銅板,順其自然地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去收集和研究紅樓夢藏品。
其藏品既珍貴,又豐富多彩。我不說門口一尊紫檀木雕刻的栩栩如生的曹雪芹站身雕像,也不說幾百種版本的《紅樓夢》和解讀作品,更不說楊柳青年畫、濰坊風箏及泥人張等各種紅樓夢工藝品,但說三件普通展品,不僅可看出主人的巧妙構思和嘔心瀝血,而且使你佩服得五體投地。 其一,在展室里赫然擺著一部手抄本《紅樓夢》,一共2936張,每張都是楷書體工工整整的硬筆抄寫。每回裝訂一本,結結實實地裝訂了120本。這不是一般手抄本,而是出自一位智障孩子的杰作,可見主人和孩子付出多少心血。這里簡單介紹一下:主人的智障兒子,今年42歲,就智商來說僅達到七八歲的孩子。俗語說:龍王的孩子會鳧水。在一個癡迷《紅樓夢》的家庭里,孩子自然對《紅樓夢》發生興趣,加之他又喜歡練字。主人來了靈感,何不引導孩子抄寫《紅樓夢》,既培養孩子學《紅樓夢》的興趣,又練了書法,這雙贏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這個想法得到妻子的支持。說干就干,主人為孩子買了稿紙,就開始了這項浩大工程。每抄一張就由妻子審閱,有錯別字用方塊紙貼上,讓孩子再寫,整張寫得不好,就重寫。開始孩子挺快樂,還寫詩:“紅樓夢書系我心,伏案謄抄樂開懷,邊讀邊抄真快樂,興奮心情苦換來。”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時有厭煩情緒。主人和妻子畢竟都是教育工作者,很懂心理學。采用物質和精神雙鼓勵。精神鼓勵自不必說,物質鼓勵就是每抄一回,夫妻倆就請孩子吃一頓大餐,以示慶祝和祝賀。用了3年的時間,一個智障孩子終于完成抄寫這部90萬字的巨著,還創作了100多首詩歌(即順口溜)。看著齊刷刷的120本楷書《紅樓夢》,夫妻倆流淚了,這是和兒子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的啊!事情傳到北京,鄧樸方先生欣然題詞曰:“有志者事竟成”。張海迪也發來熱情洋溢的賀信。 其二,在展館內,有一副大型金陵12釵的十字繡,繡得靈性、嫵媚,無不引起參觀者的好奇。原來這是主人的妻子退休后,戴著老花鏡用繡花針伏案一針一針繡出來的。同樣耗費了3年的時間,約5千多個小時,累計78萬多針。其艱辛可想而知。有人出18萬要購買,主人說:“別說是18萬,28萬也不賣,這,是無價的。” 其三,主人從18歲癡迷《紅樓夢》,學習和研究有半個多世紀了。如果說他對《紅樓夢》倒背如流是太夸張了,但說他對《紅樓夢》學到精髓,感悟至深并不過分。我曾撰文戲稱其是“紅學家”,他謙稱自己只能是“紅學迷”。其實展館里擺的3本專著就足以證明他研究的成就。第一本《帶你走進紅樓夢》,寫于2002年,這是一本普及讀物,主要介紹有關《紅樓夢》的知識和對其中的詩詞進行了翻譯和解讀;第二本是2004年出版的《激勵弱智兒走進紅樓夢》,其實這是一本紀實文學,記錄弱智兒抄寫《紅樓夢》的酸甜苦辣和有趣的故事;第三本是《與你共悟紅樓夢》,2008年出版,這是一本對《紅樓夢》的解讀和感悟,實際是作者讀書心得。這三本專著依稀看出主人十多年來研讀《紅樓夢》的歷程。 其實,每一件展品,都有一個故事。限于版面,只得打住。 展館自2010年5月展出以來,有一千多觀眾參觀,上至教育部有關領導和紅樓夢學會會長,下至普通市民、小學生,無不留下出自肺腑的感言。為此,教育部有關學會還把展館定為“全國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一個草根,幾十年如一日,對《紅樓夢》的癡迷、研究和傳播,毫無功利所言。這項普及《紅樓夢》的壯舉,足可收到功垂千秋的效應。 要知道是誰嗎?他們是島城教育工作者王桂祝、金秀芝和他們的智障兒子王曉建。 |
草根們的“紅樓”世界
核心提示:在青島西海岸黃島區昆侖小區內,有一座普通的樓房,外表雖不起眼,但樓內卻發生一件了不起的事件,這就是一位草根創辦了一個紅樓夢家庭展覽館。這個展館用70平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立場,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系華文作家網_作家報,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