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我市高中教育發展很快,無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力量都有明顯提高,高考升學人數連年遞增,高考本科上限人數由2001年的4000多人,提高到現在的18000多人,每年都有一些學生考入北大、清華等名牌大學,可以說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但是,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反映在高考升學上,在全省排名頂尖的學生不多,幾年來聊城一直未考出全省高考狀元。升學人數與教育改革起步較早的濰坊、煙臺等先進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有效地促進高中教育更快、更好的發展,提高辦學水平,提出如下建議:
一、市縣政府要加大對高中教育的投入
近年來,我市十分注重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在財政并不寬裕的情況下,每年拿出4000多萬元投入中小學改造,這在全省乃至全國來說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年來,全市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對聊城教育的長遠發展必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對非義務教育的高中投入則遠遠不足,建設投資甚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辦公條件改善、教學設備投入,主要靠學校自己想辦法。大多數高中都在負債辦學,硬件設施越好,學校負債越多。學校校長在抓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拿出相當大的精力跑資金,這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無疑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建議市縣政府在搞好義務教育的同時,對非義務教育尤其是高中給以重視,研究論證科學合理的分布規劃,制定發展計劃,做好投資預算,建設高標準的高中學校,形成我市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雙向提高齊頭并進的局面。
二、教育主管部門要科學發揮領導職能
在全國開展新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各級教育行政領導部門需要對高中的領導方式、考核內容、指導范圍作相應調整,努力作到領導有力、指導得法、考核全面、評估準確、服務到位。
(一)探索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教育主管部門要時刻關注教育理論動態,對專家提出的各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組織專人認真學習研究,有符合我市實際的,就要大力實施推廣。比如,近年來,一些專家強烈呼吁學校管理要走出“現象管理”的誤區,實施科學有效“要素管理”。所謂現象管理,是從學校教育活動的一般表象上提出要求、設定目標,以檢查、督促、評比為手段,使學校發展、運作方式和教育行為劃一,如評選“標準化學校”、“規范化學校”等。要素管理,是以促進學校教育內涵要素發展為目標,以服務為宗旨,為學校創造發展的條件。如致力于教師的再教育、培訓名師、開展教育研究、推動教育改革;管理手段要從統一的布置、要求,轉向提供信息資訊、個性化的評估與指導,幫助學校改變薄弱因素、強化優勢因素、完善辦學條件等。要素管理能夠有效促進學校個性化發展,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對此希望給予重視和研究。
(二)建立更加完善的學校評估機制。從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推行素質教育的需要出發,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學校評估辦法。要改變把高考升學當作評定學校優劣唯一標準的傳統做法,建立起以人才培養為主,涵蓋師資水平、特色教育、學生創新能力、校風、學風、校園文化積淀以及社會評價等方面內容的學校評價標準。
(三)重視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濰坊市教育搞得好,一個重要原因是教研力量強。濰坊教育局教研人員的數量與機關行政人員的總數基本相等;他們每年都從全國招聘業務尖子,充實教研隊伍;能夠準確把握教改方向,對新的教育要求和教材變化迅速做出反應,制定應對措施,及時指導教學。與濰坊相比,我市教研力量比較薄弱。建議積極爭取政策,提升級格、擴大編制,選拔優秀業務人員,充實教研力量,切實增強我市的教研能力,使其較好地承擔起指導全市教學工作和教育改革的重任。
(四)經常組織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教育局要及時掌握教育工作動態,了解外地的成功經驗,發現對推進我市工作有益的好典型,及時組織學校領導參觀學習,認真研究分析他們的經驗,從中梳理出適合我市的核心成分,消化吸收、開拓思路、改進工作。
(五)積極推廣本地的成功經驗。在初中教育改革方面,我市成功地推出了杜郎口中學的經驗,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肯定,在全國產生了強烈反響。而高中教育改革進展緩慢,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在學校,但也反映出教育主管部門抓高中教育改革力度不夠。因此,教育主管部門一要積極倡導。將改革列入考核內容,制定鼓勵改革的措施,營造改革的氛圍,指導學校做出改革計劃,督促學校真正重視起來、行動起來。二要樹立典型。對校長改革意識強、改革進展快的學校,要大力支持、政策傾斜、靠上培養,取得經驗后及時推廣。三要促進交流。既要學好改革成效明顯的高中的做法,也要組織學好杜郎口這樣的初中改革的成功經驗,經常交流,互相啟發。
三、學校要積極改革、不斷進取、有所作為
我作為一名從黨群口調入高中從事學校管理的負責人,幾年中,親眼目睹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忠于職守、忘我工作、關愛學子、日夜操勞、以校為家、無私奉獻的精神和行動,深受教育和感染,這是聊城教育發展的希望。但是也感受到一些問題和弊端,主要的是:(1)迫于升學壓力,學校之間競相加班加點,搞疲勞戰術。學生每天從早晨七點上課,晚上十點才能離開課桌,周而復始,極度疲乏。(2)課程單一,方式單調。目前學校的課程局限于統編教材,新課程所要求的校本教材,幾乎沒人編寫,很難適應未來高考命題的要求;學習方式除了上課就是自習。(3)考試頻繁,效率低下。學校除了期中、期末考試外,還安排了“月考”、“周考”,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沒有充分消化吸收的情況下,疲于應付考試,機械地復制記憶,根本談不上獨立思考、創造性發揮。(4)課外活動匱乏,不利于全面發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是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個性特長、健全完美人格的有效手段。而當前學生活動時間幾乎全被授課和自習占領了,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難以得到培養和鍛煉。這些問題,造成學生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體質虛弱、心理脆弱、能力低下,既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也難以適應未來社會創新發展的需要。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好這些問題。
(一)從抓教師培訓入手,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首先要加強師德建設,提高學校的德育工作能力。目前,我市中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是高的,但是,不可否認少數教師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思想,只抓業務,不注意自身思想改造;只教書,不育人。因此,要注重在多種場合,用多種方式教育教師要志存高遠、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可以不斷組織教師觀看全國師德模范教師的報告,使他們學有目標;定期舉辦本校師德標兵評選活動,使他們近有榜樣;加強團委、政教處、班主任的師德教育培訓,打造一批堅強的德育教育骨干力量;組織研討會、經驗交流會、德育工作論壇,提升全校的德育工作能力,形成“學校無閑人,人人都育人;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的良好校風。
(二)造就一支業務精通、能力超強的教學力量。目前倡導的新一輪課程改革最終要落實在課堂上,傳統的課堂教學以“講課”為主,出發點是把知識講出來,落腳點是讓學生聽懂、聽明白,而新的課程改革倡導的課堂教學以“教學”為主,出發點是讓學生學起來,落腳點是使學生想學、會學、有效地學。為使教師盡快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學水平,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要注意發揮學校教研室、教研組、備課組的團隊協作精神,抓住“備、講、說、評、思”五個方面,開展教研活動;二要邀請教育專家、優秀教師來學校講學,讓教師及時學到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三要建立師徒結隊制度,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成熟起來;四要廣交朋友,多與外地知名學校建立友好關系,促進信息交流、校園文化交流、教學經驗交流,教師之間定期交流學習;五要組織教師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通過開展聽優質課、示范課、觀摩課,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教學競賽、評比與展示。鼓勵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組織專門研討會、交流會、教師論壇,大興教學研究之風,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六要建立以教研組為單位的學科專業培訓和業務考試制度,激勵教師夯實專業基礎,提高業務能力。
(三)進一步提升校長的管理水平。我市現任的高中校長大多是抓業務出身,熟悉教學工作,這是辦好學校的一大優勢。但是,有些校長習慣于埋頭抓教學,對學校管理重視不夠,不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和領導藝術,領導效率不高;個別校長還未從傳統管理的思維定勢中轉變過來,習慣于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系統觀念不強,管理層次低。主要表現在:抓具體事物較多,研究宏觀發展戰略較少;對內領導方法簡單,對外協調能力不足;事必躬親有余,培養鍛煉助手不夠。這些現象不利于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團隊合力的形成。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校之長是學校發展的希望,責任重大,也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
1.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不但要刻苦學習現代管理理論,而且要學習別人的好經驗、好做法,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學會掌握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辦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增強領導和管理能力。
2.科學管理,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校長要學會“彈鋼琴”,科學分解任務,善于通盤考慮學校的各種要素、各個環節,做到人盡其才、財盡其利、物盡其用、時盡其效,實現學校工作整體的最優化。培養鍛煉副職和下屬是校長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要善于給副職放權力、壓擔子,提出明確的職責范圍和工作目標,做好指導,嚴格考核,在視野范圍內大膽放手,不輕易插手他們的具體工作,多給他們獨立處理復雜問題的機會,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形成領導集體的強大合力。
3.搞好協調,優化外部環境。一要善于處理好與上級主管部門、主管領導的關系,爭取上級領導的支持。二要處理好與周邊職能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關系,爭取他們政策和經濟方面的支持。三要處理好與社區的關系,調動社會資源,根據需要邀請相關人員參與教育,彌補學校教育形式單一的缺陷,形成社會聯動促進教育發展的局面。四要善于處理好與其他學校的關系。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之間關系往往很緊張。開明的校長應該明白,競爭并不妨礙合作,而是在競爭的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競爭,學校之間的正確關系應是既做對手,又做朋友。
4.要放下架子,主動貼近群眾。知識分子的特點是比較清高。管理好教師隊伍,要求學校領導必須克服“官氣”,放下“架子”,發揚民主,貼近群眾,平時與他們多溝通,遇事多征求意見。鼓勵教師提意見、談建議,倡導“大家的學校、大家管、大家建”,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這樣,全校教師就會共同維護學校聲譽,積極主動為學校出謀劃策,為了學校發展不遺余力。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樹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特有的育人氛圍。良好的校園文化,能產生強烈的凝聚力、感召力,催人奮發進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育人為出發點,把學校教育的多樣性、趣味性、思想性、知識性融于一體,使學生既增長知識,又陶冶情操;既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達到育人目的。
一是從硬件著手塑造優越的育人環境。樓房、草地、校園景點要設計合理,錯落有致,給人以美的感受;構建文化長廊、綠色長廊、健身長廊、科技長廊、優秀作品長廊、小發明小創造長廊等,每個長廊都是師生展示自身才華的平臺,同時也是啟發、教育師生的課堂,構成一個綠化、美化、凈化、亮化、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環境。
二是從軟件著手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受到教育。利用節假日組織開展以思想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活動,如舉辦“傳統報告會”、“英模事跡報告會”,開展“學雷鋒送溫暖”活動,舉辦以愛國愛校為主題的征文比賽和作品展覽等;結合課堂學習組織開展以提高知識、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教育活動,如單科“知識競賽”、“讀書演講賽”、“命題作文大賽”等;定期舉辦以激勵學生奮發進取、展示師生才能為目的的藝術活動,如舉辦“書畫作品比賽及展覽”、組織“聯歡會”、“合唱節”、“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等;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分類指導的第二課堂活動,按照學生意愿和興趣特長分類,編排成立各種興趣小組,如“科技組”、“天文探測組”、“美術組”、“音樂器樂組”、“音樂聲樂組”、“校報記者組”、“校電視臺記者組”、各種“球隊”、“體能訓練隊”等等,每周抽出一定時間進行培訓,使他們的愛好特長及時得到培育、鍛煉和提高。
三是從制度著手增強校園文化的強制作用。學校制定的各種制度、規范,要張貼在墻,成為全校師生共同遵守的準則。讓不遵守規范的行為被大家否定,使違犯規定的人感受到譴責的目光,從而自覺糾正自己的行為。
總之,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校風和學風,對學生產生經常的、潛移默化的良性影響,使他們在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個人特長等多方面有明顯的進步,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不斷提升。
(本文系《中華未來之星》記者馬金星獨家對田鳳奎專訪后,根據其曾在聊城三中發表的《對辦好我市高中教育的幾點思考與建議》等講話稿綜合整理而成。田鳳奎曾任山東省聊城第三中學黨委書記,現任聊城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市人民政府正縣級督學。)
(馬金星系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副秘書長、中國青少年影視藝術學會副秘書長,《中華未來之星》雜志執行主編。)